首页 > 最新动态 > 评审结果公示丨CCF-华为胡杨林基金理论计算机专项
最新动态
评审结果公示丨CCF-华为胡杨林基金理论计算机专项
2024-08-1661



近日,第三届CCF-华为胡杨林基金理论计算机专项完成评审,共7个项目获得资助,现予以公示。



为支持我国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发展,2024年5月29日由CCF理论计算机科学专委会、华为理论计算机实验室共同发布第三届“CCF-华为胡杨林基金理论计算机专项”(以下简称“理论计算机专项”)申请指南。


截止7月1日,一共收到了来自32所高校与研究所的有效项目申请书39份。每项申请均由CCF联合华为联合设立的理论计算机专项技术委员会进行评审(同单位申请采取规避原则),分别从申请项目的实用性、创新性、可行性、申请者及团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与华为需求的匹配程度等维度进行了评审,形成初评意见后于8月14日召开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进行了综合评审,在所有专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最终资助项目及资助金额。


8月14日举行的综合评审会议由理论计算机专项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晓明主持。委员会全员出席了评审会议,本次评审过程由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家琳进行评审意见记录和整理,所有信息备案可查,委员会专家全程列席本次评审会。


经委员会最终确定,本年度支持B类项目7项。按照计划,本年度资助的项目将于2024年10月在CNCC会议上进行开题报告,2025年5月左右进行中期审视,2025年11月左右完成结题。


申请人

单位

项目名称

资助类别

金龙

兰州大学

微分方程诠释的大模型泛化和鲁棒研究

B类

李元

复旦大学

纠错码高效编码电路的构造

B类

姚权铭

清华大学

基于基础模型的高效大规模路由算法研究

B类

黄申为

南开大学

图染色计算复杂性中的一个重要公开问题

B类

初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最大可满足性问题的混合求解算法研究

B类

李宏博

东北师范大学

约束满足问题的自适应重启算法研究

B类

罗俊杰

北京交通大学

动态需求下的多维云计算资源分配机制设计

B类





金龙

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2011年和2016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6年至2017年在香港理工大学任博士后,2020年入选兰州大学“萃英学者”特聘教授,2023年任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系访问教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中英国际合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杰青等。2020年以来每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以第一完成人或者唯一完成人获得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励、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励、甘肃省科技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指导的学生论文6次入选国家一级学会以及甘肃省优秀学位论文。目前担任包括IEEE TIE与TIV, 在内的8个SCI期刊副编辑职务。研究兴趣包括神经网络、机器人、分布式系统和智能计算。







李元

复旦大学计算机系的助理教授。曾于2017年至2021年在谷歌担任软件工程师。2011年在复旦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并于2017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研究兴趣包括计算复杂性(电路复杂性)、编码理论和密码学,研究的问题包括子图同构问题的AC0电路复杂性,纠错码编码的电路复杂性,秘密分享的电路复杂性等。在多个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FOCS, SIAM Journal on Computing,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COCOON, and Cryptography and Communications。







姚权铭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助理教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于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取得博士学位,后于第四范式担任首席研究员,创建和领导机器学习研究团队。


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特别是其中的简约之道。发表顶级论文100余篇,包括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 / Nature Communication / JMLR / IEEE TPAMI / ICML / NeurIPS / ICLR等,总被引超万次。


长期担任国际机器学习会议ICML、NeurIPS和ICLR领域主席。荣获国内外诸多知名奖项,包括国际神经网络学会(INNS)早期成就奖、香港科学会优秀青年科学家、吴文俊人工智能学会优秀青年奖、Google全球博士奖并受邀在国际人工智能大会(AAAI)大会上做早期成就报告。







黄申为

南开大学副教授,2016年博士毕业于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师从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会士(SIAM Fellow)Pavol Hell教授,博士论文荣获2016年度加拿大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博士毕业后分别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与加拿大从事博士后工作。截止目前在AAAI、ESA等国际会议以及Journal of Computer System and Sciences、Algorithmica和SIAM Journal on Discrete Mathematics等国际顶尖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







初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CCF理论计算机科学专委执行委员。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领域集中在约束优化问题求解,特别是MaxSAT、PBO和最大团问题等NP难问题的求解算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并作为课题骨干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AAAI、SAT、CP等国际会议,并多次受邀担任IJCAI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在2022年和2023年的国际MaxSAT比赛中,获得非完备赛道的全部类别冠军。







李宏博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约束求解与组合优化相关研究。围绕约束求解研究方向,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在CP、AAAI、IJCAI发表多篇约束求解相关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包括搜索算法、约束推理、冲突解释等方面,其中两项研究成果被国际流行的开源约束求解器Choco、ACE等采用。







罗俊杰

北京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CCF理论计算机科学专委会执委、CCF计算经济学专业组执委。2014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201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之后分别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组合优化、算法博弈论,论文发表在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gorithmica、JAIR、WINE、AAAI、IJCAI等期刊与会议上。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