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聚焦中小学科学教育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WCET年度论坛开幕!
最新动态
聚焦中小学科学教育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WCET年度论坛开幕!
2024-08-0323

收录于话题

#2024WCET年度论坛



今日,由CCF主办,在中山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中山市迪茵公学承办的2024WCET年度论坛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本次论坛以“中小学科学教育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超过700位教育工作者参会。



2024年8月2日至5日,由CCF主办,在中山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中山市迪茵公学承办的2024WCET年度论坛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本次论坛以“中小学科学教育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近800名教育工作者参会。




论坛开幕式在8月3日上午举行,CCF高级会员、WCET主席、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宋新波主持,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黎国喜、中山市迪茵公学校长贺优琳、CCF NOI主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顾问杜子德和CCF会士、秘书长唐卫清分别为开幕式致辞。


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黎国喜致辞


黎国喜代表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对远道而来的嘉宾、专家和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本次论坛聚焦中小学科学教育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议题,由中山市迪茵公学承办,体现了对中山教育工作的肯定。中山市长期来一直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在计算机科学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值此新时代,我们更需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希望各位与会嘉宾深入了解中山,共同为科学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中山市迪茵公学校长贺优琳致辞


贺优琳热烈欢迎全国各地对教育充满理想与责任的教育同行参与2024WCET年度论坛。此次论坛探讨科学与教育的共生关系,大会围绕学科竞赛在创新科学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大中衔接育人体系的构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探索;学科竞赛在实现科学教育目标中如何趋利避害;校内外教育机构如何协同配合有效提升科学教育水平;竞赛圈子里那些开荒的人和事儿;AI赋能科学探究;青少年信息学竞赛校际对口帮扶活动;中小学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等八大话题展开,迪茵公学作为科学教育的新锐力量,愿与各界同行携手共进,致力于科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在美好的八月时节,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CCF NOI主席杜子德致辞


杜子德在致辞中表示,计算机科学教育对中小学教育至关重要,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关键。他提倡大学与中学加强互动合作,共同推动计算机科学教育发展,实现教育资源有效共享。同时,他建议通过深入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当前中国中小学计算机工程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他还鼓励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国情的计算机科学教育模式。最后,他呼吁大家少喊口号,多研究问题,以实际行动为培养更多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CCF秘书长唐卫清致辞


唐卫清向莅临的700多位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致以诚挚的问候与热烈的欢迎。WCET自2021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多场研讨会,致力于推动青少年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本次研讨会以“中小学科学教育与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内容丰富,安排了院士报告、大会报告、高校论坛、中学校长论坛以及五个专题分论坛,邀请多学科近40位专家、校长和骨干教师做报告。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激发参会者思考,将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推动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向WCET团队及所有支持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研讨会圆满成功!


王怀民院士做报告


在院士报告环节,CCF会士、开源发展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怀民带来报告——《科学教育需要关注的基本问题》。报告对科学的定义和科学革命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结合历史阐述了科学的发展与普及,以及科学教育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


高校论坛主持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党委副书记韩文弢


随后进行的是高校论坛,CCF高级会员,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党委副书记韩文弢主持本次论坛。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学办公室主任马昱春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学办公室主任马昱春做题为《AI时代下信息学竞赛人才衔接培养的探索和思考》的报告。她介绍了信息学竞赛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的重要价值,也是选拔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她强调,在AI时代,除了编程技能外,学生还需具备跨学科能力、国际视野、科研兴趣和全面学习能力。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浙江招生组长

国家义务教育新课标信息科技教材编委陆俊林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浙江招生组长、国家义务教育新课标信息科技教材编委陆俊林做题为《学科竞赛和科研实践的多元化培养》的报告,他提出大学在培养信息学科学生时要注重多元化培养策略,通过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交流与实践能力。学院不仅关注算法竞赛,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探索新领域,如神经心理学交叉学科研究。学院通过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等制度,为学生提供更灵活的学习路径,并设立特色实验班,如微班、工人实验班等,以高质量培养为目标。此外,学院还可邀请业界专家参与教学,强化产学研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CCF高级会员、2022CCF杰出教育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俞勇


CCF高级会员、2022CCF杰出教育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俞勇做题为《面对教育的新老痛点,中国教育将何去何从?》的报告,他回顾了中国科技发展历程,并指出当前教育面临的挑战。他在报告中提出,中国教育需从多方面改进,特别是要加强学生的社会组织能力、心理素质、理想信念及自我认同感的培养。学生应培养自信、自强和同理心,要鼓励他们放眼世界,增强国际竞争力。他还分享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国际编程竞赛中取得亚洲冠军的经验,并介绍了交大在计算机专业教育中的创新实践。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灿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灿做题为《以算法竞赛为牵引,推进大中衔接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的报告,他强调在信息时代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信息学科竞赛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浙江大学通过组织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活动,积极培养学生在计算机领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他还强调了中学阶段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呼吁加强中学与大学之间的衔接,共同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欧卫国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欧卫国做题为《长线统整,贯通实施:中学拔尖创新人才育人体系的重构》的报告,他分享了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学校通过大力支持学科竞赛,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他呼吁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在计算机学科领域开展大中衔接计划,以更好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各位教育界专家围绕科技创新教育、大中小衔接培养及学生心理素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者一致认为,科技创新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并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激励学生。同时,强调了大学与中小学在人才培养上的衔接与合作,提出通过请专家进校园、利用校友资源等方式,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还讨论了如何在竞赛培训中兼顾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持久力培养,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支持和实践探索,推动科技创新教育的持续发展。论坛不仅搭建了高校与中学之间的交流平台,也为未来教育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下午的内容同样精彩。“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探索”论坛从人工智能教育、信息科技教育生态、学生科研训练、历史学科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跨学科科学教育、文科对科学教育的润滑作用和“给虎添翼”的效应等方面,探讨了参会嘉宾们的经验和见解,以及如何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提升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



“学科竞赛在实现科学教育目标中如何趋利避害”论坛讨论了在“双减”、“去功利”、“教育公平”等教育改革中,五大学科竞赛这一传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渠道面临的诸多挑战和质疑。一方面,竞赛被认为是提升学生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竞赛的过度功利化、短视化行为,严重影响了竞赛的健康发展。



“校内外教育机构如何协同配合有效提升科学教育水平?”论坛探讨了学校与教育机构在科学教育的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及作用。随着 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升。学校与教育机构应如何定位?怎么协作?本论坛从多角度探讨和分享,为科学教育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提供创新思路。



“竞赛圈子里那些开荒的人和事儿”论坛邀请到了全国信息学竞赛圈中的部分代表人物,从零基础做竞赛、校内教师梯队建设、省竞赛管理工作等方面展开,共同探讨了那些从默默耕耘到卓有成绩的人与事。



“如何应对大模型及人工智能工具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论坛聚焦于人工智能大模型以及人工智能工具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深远影响。讨论了在计算机科学课堂中引入人工智能的经验,大语言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潜力,以及从大模型在CCF CSP认证中的表现出发,讨论了人工智能对编程教学的挑战与前景。


今日精彩内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右滑观看更多精彩花絮


明日精彩继续


4日大会报告环节,CCF会士、常务理事,华东师范大学贵州(大数据应用)研究院院长、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周傲英带来《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机科学教育》报告。


中学校长论坛由WCET常务委员,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朱全民主持,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原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玉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邱月灵、西安市铁一中学校长庆群,中山市迪茵公学校长贺优琳等国内知名中学校长从优化顶层设计、构建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打造全方位科学教育格局等方面共同讨论中小学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同期还将举办2023年度CCF吕梁优秀教师颁奖会、WCET委员会工作会议和中山市迪茵公学参观交流等活动。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为参会者构筑了一个交流前沿思想、分享精彩观点的舞台,期待近800位参会者都能满载而归。


特别鸣谢



支持单位:

中山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中山市迪茵公学


金牌协办: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协办单位: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

广州市第二中学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长沙市雅礼中学

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宁波市镇海中学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广州市第六中学

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

广州市铁一中学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广东实验中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高级中学

长沙市长郡中学

南京外国语学校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

浙江省余姚中学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杭州学军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市十一学校


年度独家合作单位:

信友队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