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明天,FoLM SMP大模型青年论坛将在武汉举办
最新动态
明天,FoLM SMP大模型青年论坛将在武汉举办
2025-11-2132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社会媒体处理专委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模型论坛于2025年11月22日在武汉联合举办大模型青年论坛,论坛聚焦当前大模型技术发展趋势,邀请一线青年学者共同探讨大模型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方向。




大模型是当下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和应用的前沿方向,对话、推理、智能体大模型的巨大成功引发了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并引起了大模型是否会引发新一轮行业变革甚至新一次产业革命的讨论。自GPT推出以来,大模型的智能跃升分别依赖于预训练扩展定律Scaling Laws以及强化学习后训练扩展定律。为此,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社会媒体处理专委会(CIPS SMP)和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模型论坛(CCF FoLM)于2025年11月22日在武汉联合举办大模型青年论坛,论坛聚焦当前大模型技术发展趋势,邀请一线青年学者共同探讨大模型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方向,包括设计全新模型架构、训练范式、评测与应用,探寻大模型下一次智能跃升的关键路径。欢迎参加!

论坛时间:11月22日(周六)下午14-18点

会场地点:武汉市临空港温德姆花园酒店三楼诺亚厅


论坛日程:

14:00-14:05 

学会与专委会专家致辞

14:05-14:30 

冯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Decoder-Only架构下的流式大模型

14:30-14:55 

何俊贤(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

Toolathlon: 语言智能体的多样、真实、长程任务评估

14:55-15:20 

陈新驰(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

NEX:下一代能动性模型体系与开源生态

15:20-15:45 

王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

MiniOneRec: 开源Scalable生成式推荐

15:45-16:10 

张静(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大模型对齐技术研究及应用

16:10-16:35 

陈旭(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大模型智能体记忆机制研究

16:35-18:00 Panel嘉宾:

冯洋、张静、陈新驰、王翔、陈旭、何俊贤

Panel主持人:东昱晓


讲者信息

冯洋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报告题目:Decoder-Only架构下的流式大模型


讲者简介:冯洋,中国科学院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百星人才计划”入选者,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和大语言模型,在本领域重要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00多篇。担任国际计算语言学学会(ACL)秘书长、ARR Permanent Senior Action Editor以及ACL/EMNLP/IJCAI等国际会议高级领域主席,曾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导研发了百聆大模型、即时交互语音大模型LLaMA-Omni(Github Star 3K+)和文本-视觉-语音多模态交互大模型Stream-Omini,先后获得ACL2019唯一最佳长文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杰出贡献奖”、CCF自然言处理专委会 “青年新锐奖”、 中文信息学会“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汉王青年创新奖”一等奖等,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等。

何俊贤

香港科技大学 助理教授

报告题目:Toolathlon: 语言智能体的多样、真实、长程任务评估


讲者简介:何俊贤是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他于2022年从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得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博士学位。他最近的研究重点是大模型推理、智能体和强化学习。他担任ICLR、ICML和ACL和顶会的领域主席。代表作有Unify-PEFT, C-Eval, CodeIO, SimpleRL等。

陈新驰

复旦大学  青年研究员

报告题目:NEX:下一代能动性模型体系与开源生态


讲者简介:陈新驰,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体、检索增强生成、多模态大模型等。曾任亚马逊AWS 人工智能实验室(美国)高级应用科学家。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上海市白玉兰人才计划,研究成果获 ACL 杰出论文奖等荣誉。现担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领域主席。

王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特任教授

报告题目:MiniOneRec: 开源Scalable生成式推荐


讲者简介:王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博导,国家青年人才。研究兴趣:信息推荐与挖掘、大模型、可信人工智能等,在相关领域的国际顶会(如SIGIR、WWW、NeurIPS、ICLR)和顶刊(如IEEE TPAMI、ACM TOIS)上发表论文7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3万余次,H-因子60,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其中10余篇论文入选国际会议最具影响力论文列表和最佳论文候选。2025年获得人工智能国际顶会ICLR杰出论文奖,2025年、2023年两次获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前沿科学奖,2024年获ACM SIGIR青年学者奖和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一等奖,2024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R35榜单、AI100青年先锋。

张静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大模型对齐技术研究及应用


讲者简介:张静,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教授。研究方向是知识工程与大模型,重点关注大模型对齐技术,包括数据合成、强化学习、推理加速与模型压缩,以及大模型在数据智能、具身智能的应用。在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CCF A类论文总计发表或接收40余篇,Google Scholar总引用量超过1.3万余次。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在内的多项国家级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荣获SIGKDD2020十年最佳论文奖,并入选百度公司2023年评选的AI全球华人女性学者榜。

陈旭

中国人民大学 副教授

报告题目:大模型智能体记忆机制研究


讲者简介:陈旭,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预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语言模型、强化学习和信息检索等,发表高水平论文80余篇,谷歌引用1万余次。带领团队撰写大模型智能体领域的早期综述《A Survey on Large Language Model based Autonomous Agents》,构建“大模型+社会科学”模拟仿真平台“玉兰-万象”。荣获5项著名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或提名(TheWebConf 2018、CIKM 2022 Resource、SIGIR-AP 2023、MM Asia 2024、AIRS 2017),荣获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钱伟长青年创新奖、CCF自然科学二等奖、ACM北京新星奖等荣誉。长期担任NeurIPS、ICLR、ICML等会议领域主席,担任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Recommender Systems的编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