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闪+具身智能—共创新一代无线智能体生态论坛日程公布 | CCF程序员大会
2025-11-147
12月4-6日,CCF程序员大会以 “AI赋能?生态共荣?未来可期” 为核心,精心打造19大特色分会场,覆盖AI前沿实践、工具应用等多元领域,无论是资深开发者,还是新锐程序员,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技术航向。
2025年12月4日至6日,CCF程序员大会以 “AI赋能?生态共荣?未来可期” 为核心,精心打造19大特色分会场,覆盖AI前沿实践、工具应用、人才培养、全球协作等多元领域,无论是深耕技术多年的资深开发者,还是初入行业的新锐程序员,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技术航向。
本论坛聚焦新一代星闪无线短距通信技术演进与跨域融合新范式。论坛将深入探讨:新一代低时延、高可靠无线宽带短距通信关键技术进展;星闪在具身智能应用场景的创新应用与前沿研究。本论坛诚邀学术先锋、产业领袖与全球开发者,共绘无线短距通信驱动智能世界的新蓝图!
时间 | 主题 | 主讲嘉宾 | 单位 |
14:00-14:15 | 开场致辞 |
14:10-14:30 | 星闪技术标准与产业生态进展 | 甄斌 | 星闪联盟 标准与测试主管 |
14:30-14:50 | 自主创新具身智能和短距技术研究 | 廖承斌 | 鼎桥技术有限公司 AI首席架构师 |
14:50-15:10 | 星闪在具身智能的行业应用分享 | 刘洋 | 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
15:10-15:30 | 茶歇&展区参观 |
15:30-15:50 | 移动具身智能网络资源分配和服务协同 | 康嘉文 | 广东工业大学 教授 |
15:50-16:10 | 基于星闪通信的机器人关节方案与关键技术 | 王宏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副教授 |
16:10-16:30 | 面向具身智能体通信的短距技术研究与应用展望 | 于含笑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副研究员 |
16:30-17:10 | 复杂开放环境下低空智能体辅助的区域定位增强技术 | 刘启瑞 | 北京大学 助理研究员 |
17:10-17:30 | 技术报告撰写启动会讨论 |
王聪聪,2023年博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国际星闪短距无线通信联盟青年学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要从事可见光通信、新一代短距无线通信、智能体无线通信等通信理论技术研究、实验平台搭建和标准化推进工作。
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物联技术部副主任、IEEE PES中国区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无线充电联盟大中华区联合主席。长期从事无线通信,物联网智能终端领域的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内新型无线短距通信技术研发计划与重大专项课题等十余项,对物联网、智能座舱、移动支付等技术领域的标准化与产业化有深入研究与积累。
甄斌博士毕业与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现于国际星闪联盟秘书处负责技术标准与测试认证工作。甄斌在短距无线通信技术和蜂窝网等领域有20余年工作经历,在3GPP、IEEE 802.11、IEEE 802.15、CCSA和oneM2M等标准组织担任职务,并进行研究与标准化工作。
鼎桥具身智能首席专家,本硕博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从事AI、具身智能、自动驾驶、通信和行业数字化转型产业和研发多年,主导和牵头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EI等高水平文章10余篇,参编多项行业和团体标准。
刘洋,200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从业以来聚焦半导体设计、芯片底层软件、操作系统移植以及核心算法的优化与适配;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HiHope业务总裁;润和软件芯片业务创始人,芯片全栈解决方案平台HiHope发起人;进军国际芯片领域并成为ARM生态圈Linaro重要合作伙伴;带领团队成为鸿蒙操作系统的先行者以及生态共建者;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Harmony项目发起人之一,工作委员会成员,OH DevBoard-SIG以及芯片开发板工作组组长。
康嘉文,广东工业大学教授,院长助理,广东省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方向研究。获IEEE通信学会亚太地区杰出青年奖,IEEE HITC早期研究生涯成就奖、IEEE SCSTC早期研究生涯成就奖;发表高水平论文250余篇, 40篇ESI高被引/热点论文,授权发明专利20项,Google Scholar被引近2.3万次;获IEEE通信学会最佳论文奖、IEEE VTS 最佳陆地交通论文奖等24项国际会议及期刊最佳论文奖,先后获中国专利奖银奖、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技进步奖等7项省级以上奖项,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及AI2000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十余项。担任IEEE ComST,JSAC, TMC, TSC, TCOM,TCCN等15个顶尖期刊编委,担任20多个知名国际会议共同主席并获三项杰出服务奖。
王宏,工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电气工程学科副教授,季华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双聘研究员,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研究方向机器人运动控制、伺服驱动控制、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等。
于含笑,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聚焦短距通信技术、智能辅助通信算法设计及6G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在相关领域合作发表 SCI/EI 论文20余篇,2篇入选ESI高被引,一作/通信SCI论文10篇(包括3篇中科院Top期刊论文),Google总被引超900次,申请 / 授权专利20余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以骨干身份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自然重点项目及企业横向合作项目等。2023年在 “中国5G发展大会” 作特邀报告,分享天地一体化技术展望。
刘启瑞,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博雅博士后,助理研究员。2024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荣誉)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低空智联网定位感知和具身智能语义传算,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入选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所研移动物联网高性能感知互联系统研究成果获2025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技术发明一等奖,发表在计算机与移动通信领域高水平期刊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和IEEE Trans.等,在华为鸿蒙终端和阿里物流系统得到大规模应用。
论坛现已开放报名,点击官网链接锁定席位。
https://ccf.org.cn/CPMS2025/
CCF大理会员活动中心正在筹备中,欢迎大理本地计算机从业者积极加入,扫码入会!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