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CNCC | 第十二届智能信息系统前沿论坛精彩回顾
最新动态
CNCC | 第十二届智能信息系统前沿论坛精彩回顾
2025-11-0715


2025年10月24日下午,第十二届智能信息系统前沿论坛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成功举行。


2025年10月24日下午,第十二届智能信息系统前沿论坛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启航楼4层多功能厅成功举行。

论坛由CCF杰出会员、CCF理事、信息系统专委会主任、清华大学邢春晓研究员担任论坛主席。论坛邀请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杜孝平教授,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薛忠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西北工业大学尚学群教授,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清华大学张勇副研究员等嘉宾共同参与。与会嘉宾围绕“智能信息系统赋能高端装备数智化转型”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核心内容,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演讲报告与讨论。

邢春晓研究员主持论坛(左一)

中国汽车产业通过近些年的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已经走出了一条换道超车之路。本报告首先简单介绍了汽车产业发展的历程与中国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的腾飞之路,以及基于物理世界与信息化融合的车路云一体化信息物理系统助力汽车与大交通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与价值。然后介绍了已经取得的数字化助力汽车装备与软件智能化的成果,以及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径在产业未来发展中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

杜孝平教授作报告

中国建材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建材全产业链企业,业务覆盖基础建材、新材料、工程服务等板块,高端装备(如水泥窑、矿山破碎机)是其生产运营的核心载体。本报告聚焦AI大模型在建材产业高端装备生产运营中的应用实践,揭示AI如何通过产业大模型整合多工序数据,基于数据机理、工业机理和业务逻辑,打造兼顾产业全局优化和生产场景的精确决策闭环能力,实现生产协同优化与全流程透明管控,最终推动高端装备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为集团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

薛忠民高工作报告

面对多任务场景中多模态数据的高维性、异构性与复杂关联性等挑战,以及跨模态监督信号缺失、模态分布差异和语义冲突等关键问题,本报告重点探讨精准的跨模态信息融合与语义关联分析的有效途径。结合属性引导的多示例哈希、多模态知识记忆网络与跨模态多关系图推理等方法,系统介绍在多模态表征学习与复杂推理任务性能提升方面的进展。报告还结合金融风险防控、知识问答系统等典型场景,讨论相关技术如何助力实现细粒度、动态化和高阶关系感知的跨模态理解,为推进多模态人工智能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提供方法和工具

尚学群教授作报告

具身智能是指具有物理实体的智能体,通过与环境交互获取信息、理解问题、做出决策并执行行动,从而展现智能行为并进行适应,实现感知-决策-行动的闭环能力。本报告提出了具身智能体与物理-数字系统的概念框架。首先,深入探讨了智能体感知系统如何通过知识引导和主动行为,实现感知能力的动态适应与调整,进而达成对场景的理解。其次,分析了行为系统如何借助具身强化学习习得通用行为策略。随后,探讨了基于世界模型的模型训练,重点讨论了具身智能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并提出了世界模型训练的三部曲。接着,讨论了具身大模型与产业落地应用,重点讨论了具身智能在3C制造、人形机器人装配与家庭服务,以及机器人分拣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具身智能产业落地的未来发展

崔志伟教授作报告

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在数据的架构、溯源、流通、治理、隐私和防篡改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一是缺乏集成溯源、流通、治理、隐私和防篡改的可信数据管理的整体框架及平台支持;二是缺乏全生命周期、跨域、可信的端到端追溯能力;三是跨域数据发现难、互认难、语义不通、共享效率低;四是数据质量低、协同难、激励不足制约价值共创;五是缺乏“可用不可见”与全程防篡改的闭环保障。针对以上问题,本报告介绍了五个方面的技术:可信智能空间的智能数据管理技术、面向数据空间的可信管控基础能力的溯源技术、面向可信数据空间的资源交互关键能力的流通技术、面向可信数据空间的价值共创能力的治理技术、面向可信数据空间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的数据隐私和防篡改技术

曾春教授作报告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信息系统正在快速迭代演化,当前全球高端装备正经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深刻变革,智能信息系统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高端装备升级的核心引擎。嘉宾们围绕“智能信息系统赋能高端装备数智化转型”主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思想观点大碰撞,推进论坛圆桌讨论环节高潮不断,不少新观点、新思路、新视角都让人眼前一亮,激发了大家对行业数智化转型与创新应用的浓厚兴趣

论坛圆桌讨论环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