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由CCF主办,中山市迪茵公学承办的2024WCET年度论坛“中小学科学教育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将于8月2-5日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8月3日下午将同期举办5场专题论坛,从多角度深入探讨中学科学教育,本文特别介绍由李曙、陈许旻担任执行主席的专题论坛【如何应对大模型及人工智能工具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
参会报名方式如下:
1)大会官网:登录大会官网(https://ccf.org.cn/wcet2024)点击“报名”
2)扫描报名二维码报名:
摘要:本报告首先提出当前以认知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引发全球广泛关注,然后还分析了从认知大模型到多模态大模型的技术特性、发展趋势及应用价值。其次,报告汇报了科大讯飞研发星火大模型的成果和研发经历,最后重点介绍了大模型服务教育的探索经验。
摘要:人工智能,特别是大语言模型,必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变革和影响。在本次报告中将分享在课堂中引入人工智能的具体案例和经验,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当前大语言模型的能力。同时,还将展望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冲击,并讨论一线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应对策略。
摘要:近年来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诸多领域取得了突破,在编程任务上也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复杂算法问题是编程任务中思维要求较高的类型,本报告将从目前最新的大模型在近十次CCF CSP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中的表现出发,讨论大模型在算法问题中的技术挑战和应用前景,进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如何影响编程教学。
摘要:近年AI话题已快速地进入了中学的信息学科教学实践中,使用AI成为了中学生的日常作业。与此同时,现代AI基础所需的多元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基础不是中学的课程,编程基础哪怕是循环、数组也都是中学信息学的教学难点。中学教学是否应该触及现代AI基础?不涉及编程地学习AI是否合理?本报告讲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CCF推荐
【精品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