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大模型与应用研发 | TF技术前线173期报名
2025-10-2915

导语:具身智能正从科幻走向现实:当大模型“住进”机器人,语言、视觉等多模态智能应用不再停留于数字世界,而是化作手心的抓取、足下的步幅、多智能本体的协作。本次论坛邀您一起拆解“大脑+本体”的耦合奥秘,看百亿参数如何在物理世界点亮新质生产力,共绘人机共生的下一站地图。本期技术前线邀请到来自联想、英特尔等头部企业的资深技术专家,和来自具身智能头部创业银河通用的技术负责人,一起深入探讨具身智能机器人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进一步了解技术趋势与开发案例。欢迎报名,并参与讨论。
CCF TF技术前线 第173期
时间:
2025年11月6日
19:00-21:00
主题:
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大模型与应用研发
所属SIG:
具身智能SIG
欢迎扫码了解详情和报名参会
报名链接:https://ccf.org.cn/173
欢迎扫码加入“TF具身智能SIG互动大群”
2025年初,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杭州等城市陆续发布《具身智能三年行动规划》,明确把“大模型驱动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多模态感知-控制一体化、高可靠零部件”列为政府、产业、科研机构联合攻关的首位工程。为响应规划,本次“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与应用研发论坛”汇聚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资深专家和开发者,拆解“大脑+小脑+本体”垂直整合的技术栈:从多模态基模型训练、数据飞轮、实时控制中间件,到场景落地的安全合规与评测标准。目标听众包括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企业研发人员、大模型与算力企业方案架构师、高校与科研院所团队、希望切入硬件赛道的软件与互联网团队。论坛以“技术分享-场景共创-产业落地”为主线,助力具身智能在2027年前实现多个垂直场景的万台级规模落地。
本期TF活动邀请到联想上海研究院毛世杰院长、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王志刚研究员和银河通用机器人公司合伙人史雪松博士三位行业一线专家来和大家分享他们对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理解和实践。
TF 173: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大模型与应用研发 主持人:宋继强(CCF TF具身智能SIG联席主席,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 |
时间 | 主题 | 讲者 |
19:00-19:10 | 活动介绍及致辞 | 主持人 |
19:10-19:40 | 机器人及行业应用最新实践 | 毛世杰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上海研究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
19:40-20:10 | 神经符号推动工业机器人的具身实践 | 王志刚 Intel中国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
20:10-20:40 | 具身智能机器人落地挑战 | 史雪松 CCF智能机器人专委会常务委员,银河通用机器人合伙人 |
20:40-20:55 | 参会者提问互动 | 全体 |
20:55-21:00 | 活动总结 | 主持人 |
主题:机器人及行业应用最新实践
个人简介:毛世杰,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同年进入联想集团,北京大学EMBA。先后从事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智能互联网等领域的前沿探索,目前主要关注机器人、元宇宙、具身智能等技术领域,以及相关技术赋能智慧行业的应用。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教授、东南大学兼职教授、江西省高校产业教授。拥有国内外发明专利20余件,曾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卓越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
主题介绍:本次报告以图灵测试为理论基础,系统阐述了机器智能的衡量标准与实现路径,强调通过持续学习与交互展现类人智能。结合大语言模型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最新进展,提出了机器人从1.0到4.0的技术演进方向。联想集团面向开放环境和多行业应用,打造“本体+AI+技能”闭环体系,实现复杂场景下的感知、导航、规划与行业异常检测。报告介绍了相关技术在电力巡检、智能制造、公共安防及南极科考等领域的最新应用,推动机器人实现快速部署、规模化运维和跨场景迁移,系统性提升安全性、效率与质量。最后,报告倡议加强校企协同,携手探索具身智能与通用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新范式。
主题:神经符号推动工业机器人的具身实践
个人简介:王志刚,博士,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资深研究员。2006年加入英特尔后逐步成长为全栈型研究员,拥有从底层硬件到高层应用的技术能力,成功完成过多个产品的研发。目前主要专注于将时空智能,神经符号智能,类脑计算在具身机器人上的实现与应用。先后在核心期刊及知名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拥有数十项专利技术。
主题介绍:本次分享将详细介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提出神经符号具身智能架构。该架构针对绿色制造领域,风险高、规模小,非标准等特点,设计出可信、具身、自主、敏捷的机器人方案,解决了AMMR自主工作,力位控制,多机协同等问题,推动具身机器人的落地实践。
CCF智能机器人专委会常务委员,银河通用机器人合伙人
主题:具身智能机器人落地挑战
个人简介:史雪松,银河通用机器人合伙人、算法工程负责人,带队获得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药品分拣场景赛冠军。曾任高仙机器人算法总监,历经高仙商用清洁机器人全球大规模部署过程,带队攻克诸多算法问题。曾任英特尔研究院主任研究员,为英特尔自主移动机器人软件包的主要算法贡献者,OpenLORIS系列数据集作者,IROS 2019 Lifelong Robotic Vision Challenge竞赛主席。史雪松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曾于信号处理、机器人学和计算机视觉的顶级学术会议与期刊发表十多篇论文,拥有十多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方向的国际专利申请,担任CCF智能机器人专委会常务委员。
主题介绍:具身智能近年快速发展,部分成果已经走出实验室,逐步进入规模化产业部署,本报告结合银河通用机器人的探索经验,介绍在具身智能技术产业化方面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思路。
CCF TF具身智能SIG主席,CCF杰出会员、常务理事,联想集团全球副总裁
个人简介:王茜莺博士,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负责集团技术战略、 创新规划、研发资源高效运用、用户体验研究设计及验证等领域。ACM人机交互分会中国副主席,人机交互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大数据专委会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专家。入选2019年《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榜”50强。获2020年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202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2022年Fast Company Next Big Things in Tech奖, 2023年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拥有六十多项发明专利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CCF TF具身智能SIG联席主席,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
个人简介:宋继强博士现任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他于2008年加入英特尔,带领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团队提供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并成功转化至英特尔各事业部。他是英特尔中国技术领导力委员会负责人和首席工程师社区的顾问。作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常务理事以及CCF的杰出会员,宋继强博士同时也是CCF CTO Club、CCF TF的创始委员。此外,他还是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专家组的成员,以及教育部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专家组的成员。他的研究兴趣广泛,包括人工智能、智能边缘计算、智能自主系统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等多个领域,并致力于推动敏捷软硬件协同设计的研究,为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CCF TF具身智能SIG联席主席,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个人简介:AR+AI行业应用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亮亮视野是国内AR企业服务领域头部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个人获得“金雁奖”AI先行者称号,兼任浙江大学光电学院校外导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MBA校外导师。早期工作经历:曾任职瑞典阿尔贡全球工程经理,成功交付多个穿戴式产品;联想研究院近眼光学实验室负责人等;学历背景:英国伯明翰大学电气工程硕士。
参会说明:
1、活动采取腾讯会议+视频号线上模式,请于活动前一天15:00完成报名,获取会议链接
2、会议链接和密码将在活动当天,通过邮件、短信通知
3、CCF会员免费参加,非会员99元/次,加入会员可免费参与线上活动,现在入会即可免费参与
联系方式:
邮箱:tf@ccf.org.cn
电话:010-6257 0586
关于TF:
CCF 技术前线(TF),是专为企业一线工程师搭建的合作交流平台,通过12个SIG(特别兴趣小组)覆盖人工智能、云原生、安全工程、智能制造等核心领域,聚焦技术落地痛点,助力工程师突破职业瓶颈。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