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数据库专委会组织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兰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贵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苏州大学、河海大学等等来自十余所高校的教授老师组成的专家团走进移动云,与移动云数据库产品部核心团队开展深度技术交流。移动云数据库产品部副总经理胡建华率技术骨干全程陪同,双方围绕国产数据库技术突破、产学研用生态融合等议题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为数据库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座谈会由CCF数据库专委会副秘书长邹磊教授和执行委员、移动云大云海山数据库CN总师丁岩联合主持,胡建华向专家团系统介绍了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情况、数据库产品部情况,以及移动云自研大云海山数据库的技术演进与战略布局。作为支撑金融、政务等核心场景的国产数据库代表,移动云大云海山数据库刚刚通过国家安全可靠测评,各方面能力得到国家相关机构认可。CCF数据库专委会副秘书长、南航李博涵老师表示,移动云大云海山数据库以“国家队”担当实现产品适配性与技术突破性的深度融合,为推动国产数据库从“可用”向“好用”跨越提供了重要示范。会议期间,邹磊副秘书长、周烜副院长、李博涵副秘书长、李晖副秘书长、顾亦然处长、李直旭教授、范慧杰研究员、王宇教授、顾荣研究员、沈典副教授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所代表纷纷发言,一方面介绍本校相关领域的优势,另一方面表达与移动云、移动云大云海山数据库强烈的合作意愿。
在产学研协同层面,双方明确四大合作方向:一是联合申请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和自然基金,推动深入开展科研合作;二是共建云计算与数据库领域课程体系,开发实训教材并开放实习基地,通过“理论+实践”模式强化专业人才培养;三是定期举办技术沙龙与行业论坛,促进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技术骨干的常态化交流;四是推动高校会用云、用好云,推动高校创新成果在移动云及千行百业落地应用,同步助力教育领域云化转型。
此次交流搭建起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双向赋能桥梁。未来,移动云将与CCF数据库专委会深化协作,以技术共享打破产学研壁垒,通过标准共建、人才共育、生态共融的多维联动,持续释放数据库技术创新活力,为数字中国建设夯实核心技术底座。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