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语言模型在代码生成、程序理解与软件维护等任务中展现出强大能力,复杂软件系统的生成正迎来范式变革。软件工程正从“人工开发,流程驱动”逐步迈向“人机协同,智能驱动”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大模型实现复杂系统级的自动化构建、持续演化与可信保障,已成为学术界与工业界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
当前基于大模型的软件生成仍面临诸多瓶颈:模型在长周期任务中缺乏全局一致性,生成代码的逻辑可靠性与系统兼容性不足,开发过程的可控性与可解释性弱,且多智能体协同、知识演化、安全验证等机制尚不成熟。尤其在大规模、高可靠性的复杂系统场景下,如何实现从“辅助编码”到“系统构建”的跨越,仍存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
本论坛将探讨大模型时代的复杂软件生成,从复杂软件系统开发与演化、大语言模型的推理能力突破、智能化软件工程演进等方面深入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大模型时代复杂软件的生成与演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论坛安排
??论坛名称:
论坛名称:大模型时代的复杂软件生成
顺序 | 主题 | 主讲嘉宾 | 单位 |
1 | 基于AI多智能体的复杂软件系统开发和演化模式 | 金芝 | 北京大学/武汉大学 |
2 | 软件创造与制造过程分离:大语言模型打开的空间与带来的挑战 | 李宣东 | 南京大学 |
3 | 面向逻辑推理的大语言模型能力突破 | 李戈 | 北京大学 |
4 | 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化开发:复杂系统视角下的一点思考与探索 | 彭鑫 | 复旦大学 |
5 | 从AI辅助研发到智能化软件工程 | 潘瑞琪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Panel环节 | 金芝 | 北京大学/武汉大学 |
李宣东 | 南京大学 | ||
李戈 | 北京大学 | ||
彭鑫 | 复旦大学 | ||
潘瑞琪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刘辉 | 北京理工大学 |
论坛主席
高翠芸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
论坛讲者
金芝
CCF会士、监事长,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教授
李宣东
CCF会士,南京大学教授
李戈
CCF杰出会员、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
彭鑫
CCF杰出会员、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复旦大学教授
潘瑞琪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专家
思辩嘉宾
刘辉
CCF杰出会员、软件工程专委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CNCC2025将于10月22-25日在哈尔滨举办。专题论坛将在往年多样化主题的基础上,首次通过“基础-前沿-未来”的一体化设计,满足不同背景参会者的需求,构建从知识获取到创新激发的完整路径,打造系统化、进阶式的参会体验。重点设置9大主题板块,每个主题板块的专题论坛由三大核心模块组成:面向前沿领域的体系性Tutorial、聚焦前沿突破的专题论坛以及探讨未来发展路径的思辨论坛。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