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21日,第三届CCF中国计算机系统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北京邮电大学承办。1100余名参会人员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计算机系统与芯片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2025年9月19-21日,以“系统芯基石,智算启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CCF中国计算机系统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北京邮电大学承办。1300余名来自学术界、产业界的顶尖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计算机系统与芯片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作为中国计算机系统领域专家阵容最强、报告内容最丰富、参会规模最大的旗舰盛会,本届大会由孙凝晖院士、钱德沛院士、郑纬民院士、王尚广教授担任大会主席,陈国良院士担任大会指导委员会主席,重点关注智能计算系统、芯片设计与处理器架构、大模型等智能应用的硬件加速、系统安全与可靠性、类脑计算与量子计算等新型计算范式、无人系统、具身智能系统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创新应用话题。本次大会围绕基石、智能、前沿、交叉四类论坛,全方位覆盖计算机芯片与系统研制的全周期关键技术,共同推动我国计算机系统技术的突破与产业升级。
开幕仪式
第三届中国计算机系统大会主席、北京邮电大学王尚广教授主持开幕式。大会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国良院士发表了开幕致辞,对我国计算机系统领域的发展前景寄予厚望,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并期待本次大会能够成为推动计算机系统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特邀报告
在大会特邀报告环节,八位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权威专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特邀报告,围绕着智能计算系统、芯片架构创新、无人系统、大模型等智能应用的硬件加速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报告内容既涵盖基础理论研究的最新突破,也包括产业应用落地的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了本届大会"系统芯基石,智算启未来"的主题内涵。
9月20日开幕式上,北京交通大学张宏科教授做了题为《智算融合网络研究与思考》的特邀报告。海军航空大学何友教授带来了题目为《智能无人系统发展前沿》的特邀报告。清华大学/闽江学院舒继武教授做了题为《分离式数据中心架构与技术》的特邀报告。知存科技创始人兼CEO王绍迪带来了题为《大语言模型的存内计算加速》的特邀报告。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9月21日的大会特邀报告环节,清华大学尹首一教授做了题为《晶圆级芯片研究进展》的报告。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包云岗研究员带来了题为《RISC-V开源芯片与敏捷设计方法》的报告。北京邮电大学王尚广教授做了题为《卫星计算系统》的特邀报告。蚂蚁技术研究院张明喆博士带来了题为《同态加密加速技术及发展趋势》的特邀报告。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些报告不仅展现了我国在计算机系统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更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分享和思想碰撞。专家们从不同维度探讨了系统架构创新、智能计算加速等热点议题,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分论坛
9月19日晚,“体系结构优秀青年学者与博士生发展论坛”邀请一部分科研新星分享前沿成果,交流科研心得,促进青年学者和博士生的进一步成长。“体系结构及芯片领域国际顶会论文分享论坛”设置了“体系结构与内存计算”、“大模型推理与硬件安全”、“GPU及领域专用加速器架构”三个论坛,23位在体系结构及芯片领域CCF推荐A类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的讲者分享他们的高水平科研成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9月20日下午,华为专场论坛“大模型时代下的先进计算系统”邀请了业界专家共同探讨智能芯片、AI系统软件、模型推理加速等关键问题,推动新一代智能计算基础设施的发展与演进。知存科技“多模态大模型的存算一体加速”专场论坛重点分享了多模态大模型时代存算一体技术的研究进展。蚂蚁集团“同态加密软硬协同加速技术”专场论坛,组织了国内同态加密加速领域研究者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同态加密软硬协同加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推动数据密态时代的到来。中科加禾专场论坛“国产智算芯片生态与产业化发展”结合了学术和产业两个维度,聚焦国产智算芯片适配和性能调优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现创新,探索了国产智算芯片生态与产业化发展的新技术、新思路和新途径。“体系结构优博论坛”分享了系统方向博士培养与成长的思考。“智能计算系统前沿技术论坛”探讨了智能计算体系结构、智能计算框架软件、AI for Science智能计算新范式等智能计算系统前沿方向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智能计算存储系统前沿技术”论坛聚焦大规模智能计算任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了破解“存储墙”难题的技术路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9月21日下午,“多领域融合计算的数据流架构和系统设计论坛”立足于数据流计算范式赋能多领域融合应用,讨论基于数据流的领域定制芯片架构设计、编译优化、运行时调度等内容,共同探索多领域融合计算新时代下的软硬件一体化设计思路。“通用处理器性能提升技术论坛”聚焦通用处理器性能提升技术,深入了解性能提升的方法和原理,包含处理器核微架构、处理器架构、实现与工艺等多个方面,积极促进芯片设计领域学术产业的交流合作。“空天信息论坛”聚焦空天产业驱动下的智能信息处理前沿进展,推动空天智能信息处理在更精准的感知、更高效的分析和更智能的决策方面不断取得突破。“量子计算体系结构时代是否到来论坛”总结了量子计算方向的发展趋势,介绍如何从应用算法、编译优化、系统软件、微体系结构、硬件实验等多维度体系结构视角来指导量子计算的应用设计与软硬件协同优化。“图计算系统结构论坛”探讨了如何设计高能效图计算体系结构及系统软件,高效支撑复杂图计算需求,助力图计算技术发展和生态成熟。“计算机系统教育论坛”邀请国内著名高校计算机学院院长,分享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相关课程与人才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推动和影响。“大模型异构存算资源优化技术论坛”汇聚学术界、产业界及开源社区的顶尖专家,聚焦异构计算资源的协同优化,深入探讨如何充分发挥不同硬件优势,构建高效的存算体系。“Rack级架构垂直整合创新论坛”围绕Rack级架构面临的算力调度、通信同步、容错运维等新挑战,邀请高校和产业界知名学者共同探讨实现极致性能、极致安全、极致可靠的Rack级架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CCF体系结构专委在大会期间召开了2025年度专委工作会议。会议由CCF专委工委特派员李华伟研究员做CCF文化解读。专委副主任和秘书长向委员汇报了专委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专委年度工作会议还进行了执行委员增选竞选,共81名CCF会员申请成为专委执行委员。
会议期间还颁发了重要奖项,上海交通大学冯二虎、清华大学冯寅潇,浙江大学谭思危、华中科技大学王庆刚、清华大学邓金易入选CCF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北京大学沙赛、上海交通大学周杨杰、上海交通大学谷云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韩萌、清华大学谢旻晖、北京大学郑思泽入选CCF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提名。北京大学卓有为助理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冯宇助理教授入选CCF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青年发展激励计划;浙江大学卢丽强研究员,山东大学申兆岩教授获得CCF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的香山团队获得CCF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开源贡献奖;国防科技大学沈立教授入选CCF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教育领航引领计划。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南开大学王理治获得CCF SYS大会最佳论文海报奖,上海交通大学汪宗武、中科院信工所张看起获得CCF SYS大会最佳项目海报奖。大会组织的“第八届CCF SYS TCArch挑战赛”赛题由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分别荣获前三名;在大会组织的“CCF SYS图计算系统设计大赛”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IMPACT队伍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星算队伍获得特等奖,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队伍名字长获奖概率高队伍和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全部都对队队伍获得一等奖;来自北京大学的GraphyFlow队伍,上海交通大学的团结队队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ACALAB队伍和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图灵生物队伍获得二等奖。大会还颁发了CCF SYS大会杰出贡献奖、突出贡献奖、优秀志愿者等奖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结语
第三届CCF中国计算机系统大会的胜利召开具有重要意义。大会充分展现了中国在计算机系统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协同创新实力。产学研各界的深度交流为系统技术创新注入强劲动能,彰显了中国在全球计算机系统领域日益提升的影响力,推动中国计算机系统研究迈向国际前沿水平。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界和产业界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更为我国计算机系统技术的自主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