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大模型与AI Agent如何破解工业产业升级三大瓶颈?| CNCC
最新动态
大模型与AI Agent如何破解工业产业升级三大瓶颈?| CNCC
2025-09-196

工业智能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在国家提升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的战略背景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模型与AI Agent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工业互联提供了颠覆性工具,标志着工业智能化正向更高阶生态协同演进。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业产业升级仍面临着业务协同难、平台融合难、智能调控难三大核心瓶颈。这些挑战制约了工业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广泛应用,亟需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本论坛将重点探讨工业大模型驱动全要素智能、AI Agent赋能跨企业智能协同与调控、关键技术攻坚路径等关键问题,聚焦企业内和企业间人/物/业务全要素深度互联与知识提炼、面向产业链上多企业复杂博弈与价值共创的智能体协同机制、工业知识轻量化建模等核心议题。旨在汇聚产学研力量,推动前沿AI技术与工业场景深度融合,为构建产业链全局治理新范式提供创新思路与解决方案。



论坛安排



??论坛名称:

大模型与AI Agent驱动的跨域协同工业智能



顺序

主题

主讲嘉宾

单位

1

开场发言:大模型与AI Agent驱动的跨域协同工业智能

王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

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软件的发展思考

孙林夫

西南交通大学

3

多重网络化Agent协同及在工业软件中的应用

蒋嶷川

东南大学

4

工业大模型+具身智能:驱动未来工业世界

任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

产业大脑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王军平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6

大模型及智能体企业级应用探索与实践

王盛义

宝信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7

Panel环节

王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孙林夫

西南交通大学

蒋嶷川

东南大学

任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军平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王盛义

宝信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论坛主席



王忠杰

CCF杰出会员、理事、服务计算专委会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软件"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服务工程、互联网服务与云计算、软件服务工程、工业软件等。近五年在IEEE TSC、TPDS、TMC、TCC、ICWS、ICSOC等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担任IEEE ICWS、SCC、ICSOC等国际会议大会主席和PC主席。


论坛讲者



孙林夫

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杨华讲席教授

10~12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云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软件"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工业软件和产业链互联操作系统研究,曾以第一主研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报告题目: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软件的发展思考


报告摘要:分析世界工业软件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情况、我国工业软件存在的问题;报告工业数据、工业互联和工业智能技术对工业软件创新的影响;提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软件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论述基于现代操作系统理念的工业软件体系性创新及其对制造业体系创新的支撑;分享我国工业软件创新发展中的一些典型案例。

蒋嶷川

东南大学特聘教授

东南大学特聘教授、二级教授。"中国智能体与多智能体系统研究成就奖"获得者,连续担任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编制专家组专家、达摩院青橙奖评审委员会专家组专家、《计算机学报》以及七家国际著名期刊编委;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首届江苏省杰青、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工程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奖,并多次获得国际著名会议最佳论文奖。


报告题目: 多重网络化Agent协同及在工业软件中的应用


报告摘要: 当前的多重网络化环境给Agent协同带来系列关键难点问题:协同复杂度高、协同规模性大、协同动态性强。针对这些问题,突破了其中的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提出了多重网络结构化的混杂多Agent集群协同技术,解决了网络多重性和主体混杂性对群智协同理论模型所带来的挑战,攻克了跨域场景资源调度效能差的理论难题。研发了多个群智协同工业软件系统平台,在多个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了成功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任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蓝天杰出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工业互联网领域首个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软件专项首席科学家,复杂产品智能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专委会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蓝天杰出教授,自动化学院和软件学院教授、博导。在国内外提出了首个工业大模型理论技术体系,建立了首个工业大模型与智能体国家标准体系。在IEEE汇刊等国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ESI全球高被引20余篇,引用万余次。担任IEEE、CCF、CAAI、CAA等10余个国内外专家委员会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仿真学会常务理事,IEEE TNNLS、TMECH等国际顶级期刊编委。


报告题目: 工业大模型+具身智能:驱动未来工业世界


报告摘要: 本报告将总结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2.0融合创新的热点技术,并探讨面向人工智能3.0时代的工业大模型与工业具身智能理论技术体系。并将讨论工业人工智能面临的未来挑战,展望未来的技术与产业发展方向。

王军平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任研究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了大脑认知决策及领域应用研究,发表SCI国际期刊论文120余篇,其中JCR一区72篇,谷歌引用8900余次,以第一作者身份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擅长类脑神经符号认知推理的机理研究、推动了类脑神经符号认知推理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研发、标准制定、以及实践应用,形成了产业大脑创新应用模式,被科技部列为重大创新成果。2025年入选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院士。


报告题目: 产业大脑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报告摘要: 产业大脑作为类人具身智能决策系统,类脑智能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赋能物理实体初步衍生出了产业大脑等行业应用成果。本报告首先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产业大脑作为类人具身智能决策系统,详细阐述了模态信息感知认知技术、主动思维图谱技术、自主认知推演技术和物理形态具身调控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产业大脑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监测及风险预防、能源电力调控中的应用进展情况。最后对未来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王盛义

宝信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大数据中心下平台研究一所所长

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宝信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大数据中心下平台研究一所所长,"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科技部专家,长期从事智能制造、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等研究工作。曾荣获中国宝武技术创新重大成果奖特等奖等荣誉。


报告题目: 大模型及智能体企业级应用探索与实践


报告摘要: 本报告聚焦大模型及智能体在企业级应用的探索与实践。新一代AI技术成产业变革关键,中国宝武响应"制造强国"战略,践行"人工智能+制造",以平台、数据、算力、模型、场景五位一体布局,为钢铁企业打造一体化、集成化的"人工智能+钢铁"解决方案,推动行业转型。


CNCC2025



CNCC2025将于10月22-25日在哈尔滨举办。专题论坛将在往年多样化主题的基础上,首次通过“基础-前沿-未来”的一体化设计,满足不同背景参会者的需求,构建从知识获取到创新激发的完整路径,打造系统化、进阶式的参会体验。重点设置9大主题板块,每个主题板块的专题论坛由三大核心模块组成:面向前沿领域的体系性Tutorial、聚焦前沿突破的专题论坛以及探讨未来发展路径的思辨论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