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次编程培训师资认证(PTA)联合认证中,北京聪明核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宋阳P科目获得500分,T1科目94分,T2科目90分。
第九次PTA联合认证
一、为什么报考PTA?
作为核桃编程竞赛与培训组的一名教研老师,我很早就了解到PTA认证的高含金量与权威性。编程培训师资认证(PTA)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发起并主办,与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CACSI)携手推出的标志性认证体系,以权威、科学、高度公信力著称,获得了编程教育行业广泛认可。从身边同事的分享中,我了解到,PTA认证是从事编程教育的教师和高校毕业生踊跃参与的编程能力认证项目,其认证体系更是一场“聚焦真能力”的考核——小到基础语法的灵活运用,大到算法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的检验,全方位瞄准“编程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的扎实度”。获得PTA证书的教师,意味着具备了扎实的学科素养和规范的教学方法,能更快地帮助学生构建计算思维,解决编程学习中的难点,这能极大增强家长对教师专业度的信任。
同时,我们公司明确将PTA认证成绩作为绩效考核、职级评定和晋升通道的重要依据,备考PTA,不再是额外的负担,而是职业发展的助力。
正因如此,我带着“在核桃成为更顶尖编程教研”的目标,主动投入PTA备考:一方面,想通过认证证明自己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更期待借PTA的“编程+教学”双维度考核,补齐自己教学短板,最终更好地赋能孩子的编程教育。
二、如何备考PTA
针对不同科目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攻坚方法:
1. P科目:算法思维与熟练度是核心
科目特点:题目通常涵盖基础语法、数据结构、常用算法(如排序、查找、简单动态规划或递归)。难度梯度明显,最后一题往往具有挑战性,考验算法优化能力。
公司攻坚方法:
成立学习小组,促进互助研讨
定期组织专题培训,布置作业并督促学员完成
举办模拟考试,营造实战氛围
个人备考建议:
真题是基础:刷完CCF PTA官网“认证学习”栏目下所有的认证真题,确保对基础题型烂熟于心;对于不熟练的知识点和易错点进行专项训练,查漏补缺。
限时模拟是关键:严格按照考试时间(210分钟5道题)进行整套模拟,锻炼时间分配能力和压力下的调试能力。我通常策略是:快速拿下前3题,确保第4题,全力攻克第5题。
满分心得:追求代码的简洁性、规范性和鲁棒性。除了通过样例,更要考虑边界条件(如输入为0、负数、超大数等)。追求清晰的代码结构和有意义的变量名,这样能够帮助理清思路,debug的时候也更加高效。
能力提升与教学实践:通过参加公司的培训和作业练习,我的算法能力和代码功底达到了新高。现在,我能更游刃有余地剖析代码底层逻辑,将复杂的算法用更生动的方式讲解给学生。这种深厚的功底让我能精准预判学生可能遇到的坑,从而在设计课程和答疑时更具前瞻性,真正提升孩子的计算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T1:真题为王,吃透是关键
科目特点:涵盖《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相关知识点。它考查的是你是否具备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你的编程教学。
公司攻坚方法:
提供学习路径,督促刷题进度
举办模拟考试,营造实战氛围
个人备考建议:
吃透真题:我的核心方法是反复研究历年真题。不是简单做一遍对答案,而是要把每道题背后的知识点、考查意图、错误选项的陷阱都分析透彻。真题是最好的风向标,能让你准确把握考点分布和命题风格。
建立知识点地图:在吃透真题的基础上,将涉及的教育学理论、心理学效应、课标核心素养等知识点整理成网络状结构,便于记忆和提取。
针对性刷题巩固:在真题研究透彻后,再针对自己的薄弱点,找一些模拟题进行巩固练习,检验学习成果。这样刷题更有方向,效率更高。
能力提升与教学实践:T1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将碎片化的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并转化为可迁移、可复用的科学教学方法论的过程。这个过程让我不再是凭经验教学,而是有了科学的理论支撑。我现在能更熟练地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挑战关卡,利用“项目式学习(PBL)”理念构建课程主线,让课堂设计更加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
3. T2:输出与表达的艺术
科目特点:要求针对一个特定编程知识点,录制一段15分钟的教学讲解视频,需要配套PPT。它全面考查你的教学设计、语言表达、逻辑梳理和可视化呈现能力。
公司攻坚方法:
模拟试讲,营造实战氛围
我的备考建议:
精心设计PPT:PPT要简洁美观,多用流程图、动画分解来可视化抽象概念(如循环结构、变量交换等)。避免大段文字堆砌。
“精讲”而非“全讲”:在短时间内,把一个知识点讲透、讲懂,远比囫囵吞枣讲一堆更重要,设计一个清晰的讲解脉络: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举例说明。
反复演练:录制前一定要写逐字稿并反复练习,精神饱满、控制语速。确保视频音画清晰,环境安静。我的T2备考流程是:选题—教案板书设计—写稿—演练—录制—优化。
能力提升与教学实践:T2的备考过程是一个将内在知识体系外化为卓越教学表现的强化训练。这项训练直接提升了我的授课质量,让我的语言更富感染力,逻辑更加清晰,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我学会了如何将一个晦涩的知识点转化为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挑战,让课堂氛围更活跃,知识传递更高效,直接提升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感。
三、PTA认证后的“成长清单”
1. 编程能力:从“会写”到“会高效解决问题”
P科目的备考练习,让我不再满足于“代码能跑通”,更追求“逻辑清晰、效率更高”。现在遇到编程问题,能更快拆解、总结规律,后续算法进阶学习也更有底气。
2. 教育认知:从“凭感觉教”到“更科学地教”
T1教学专业知识学习,让我掌握了“教学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底层逻辑。以前教学生编程只会说“你这样写不对”,现在能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告诉他“要先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再尝试写代码”,教学更科学。
3. 教学技能:从“敢讲”到“能讲清楚、讲生动”
T2教学实践能力授课视频录制的备考,从教案、板书设计(PPT呈现)到录制讲解视频,让我将“复杂知识点通俗化”练到极致。现在给低年级同学讲编程,能熟练用“类比法”、“可视化工具”让他们理解,让课堂更加高效、有趣。
4. 未来优势:多了一张“编程教育者”的入场券
这份高含金量的证书让我在“编程学习者”之外,多了一张“编程教育者”的入场券,在参与教研活动、申报课题、参与校际交流时,成为了我专业能力最直观的名片,带来了更多机会。PTA认证的“编程+教学”双维度成绩,是“能编程、能教好”的有力证明,能够为未来发展提前铺路。
总之,PTA认证是一场“既练编程硬功夫,又修教学软实力”的修行。希望我的分享能给正在备考或对“编程+教育”感兴趣的伙伴们一点启发,也期待更多人能在PTA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突破口”!
PTA认证火热报名中
联系我们
电话:0512-65900856转分机号37、45
邮箱:pta@ccf.org.cn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 8:30-12:00;下午 13:00-17:30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