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科学计算与建模仿真技术如何支撑并加速具身智能发展 | CNCC
最新动态
科学计算与建模仿真技术如何支撑并加速具身智能发展 | CNCC
2025-09-105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以智能网联汽车、手术机器人等为代表的具身智能系统不仅拓展了AI的研究边界,更凸显了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在物理世界交互中的核心地位。


目前面向具身智能装备“感知-决策-控制-执行”闭环缺少智能构建、智能训练、高效高精度仿真、虚实映射等全流程应用的智能工业软件平台。

本论坛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报告:

①科学计算与多领域系统建模仿真一体化,支撑具身智能的CPS计算仿真技术与平台;

②通过基于CPS的电厂全系统建模仿真与智能运维等典型行业案例,量化验证CPS仿真平台在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错成本方面的工程价值;

③构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针对智能系统工程师培养体系提出实施路径与课程标准;

④共建开源模型库与工具链生态,推动CPS仿真标准体系。



论坛安排



??论坛名称:

面向具身智能的科学计算与建模仿真技术



顺序

主题

主讲嘉宾

单位

1

基于新一代信息物理系统的具身智能数字化设计验证技术

周凡利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

基于CPS的先进热电转换全系统建模仿真与智能运维

曾小康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3

面向复杂装备数字孪生系统集成架构技术研究

唐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

4

基于MWORKS的具身智能信息物理系统探索

周治国

北京理工大学

5

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技术生态发展和开源合作

何均宏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论坛主席



王忠杰

CCF杰出会员、理事、服务计算专委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教授,研究方向:围绕互联网/云/边缘/移动环境下各类制造和服务系统的需求工程、建模、仿真、设计、业务分析优化、构建运作、监管治理等问题开展研究。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软件”项目负责人,负责过10余项86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3部、译著1部、获专利与软著20余项。


论坛讲者



周凡利

CCF企智会(苏州)副主席,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学博士,国际Modelica协会会员、载人航天工程数字化专家组成员、开源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openSCS)社区工委会主席。研究领域为数字化工程、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多领域统一建模与仿真,围绕自主可控新一代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工业软件的产品化与产业化,在学、研、产、用沉浸二十多年。


报告题目:基于新一代信息物理系统的具身智能数字化设计验证技术


报告摘要:在当前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发展推动下,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技术向信息物理系统(CPS)计算仿真技术演进。面向具身智能装备的数智化设计与验证需求,在自主打造的信息物理系统计算仿真平台MWORKS基础上,探索实体环境一体化智能建模、基于物理模型的强化学习与智能训练、多域高效融合仿真求解等技术,为具身智能装备“感知-决策-控制-执行”闭环提供智能构建、智能训练、高效高精度仿真等应用支撑的智能工业软件。

曾小康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究员

工学硕士,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二所数字化专业副总师,长期从事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和软件开发,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重要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4次,主持完成了国内首款面向核能动力领域的基于Modelica的大型多专业耦合建模仿真平台 NUMAP 开发,NUMAP已应用于灯塔工程等多个项目的设计验证、安全分析和数字孪生建模,具备良好的用户生态。


报告题目:基于CPS的先进热电转换全系统建模仿真与智能运维


报告摘要:针对先进热电转换系统运行维护在设备监测、状态预测、检修排故操作决策、培训演练等方面的痛点,采用基于CPS的数智化运维技术,打通全系统多专业耦合建模、高效实时仿真求解、虚实数据实时通讯、数据驱动模型优化到多场景智能应用的技术链路,形成基于CPS的先进热电转换系统数智化运维平台,推动运维模式从设备健康状态的人工监视、处置和计划性定期维护转变为自动监测和长周期预测并智能辅助开展预防性维护。

唐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

CCF开源发展委员会执委,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计算流体力学博士后。从事工业仿真软件架构技术、多物理场耦合技术、装备数字孪生系统架构技术、开源工业仿真软件集成平台等研究。发表SCI/EI论文34篇,专利12项,软著35项。主持项目2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参研部委自主工业软件重大专项12项。担任中国力学学会产学研工委会委员、CAE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CCF开源发展委员会执委等职务。


报告题目:面向复杂装备数字孪生系统集成架构技术研究


报告摘要:针对复杂装备数字孪生系统开发过程中模型、算法、数据、可视化等模块的集成需求,开展装备集成底座平台架构技术探索。阐述框架的设计思路,功能架构以及集成过程中关键技术。

周治国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副教授,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测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主持国自然、重点研发课题、工信部专项等,成果应用于军工、航天、电网、船舶领域。近五年在IEEE T-AES、T-IV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多部,获江苏省电力科技进步奖、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奖等。


报告题目:基于MWORKS的具身智能信息物理系统探索


报告摘要:随着人工智能迈向具身化阶段,智能体在复杂环境中实现感知–认知–决策–执行闭环成为关键挑战。传统CPS建模难以全面刻画智能行为与环境交互,亟需新一代建模体系。本报告提出具身智能信息物理系统(EICPS)框架,强调物理域、信息域与具身智能域的三域协同建模。依托国产建模平台MWORKS,重点展示:基于Modelica的多物理场建模与FMI/SSP标准耦合;AI与物理规律融合建模;模块化多智能体任务建模与演化;以及建模–训练–仿真–部署Sim-to-Real闭环。

何均宏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战略顾问

开源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工委会联合主席、开源工业软件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战略顾问,香港数理研究院名誉联席院长,香港资讯行业联合会工业软件首席顾问。历任欧盟IST Research Director,2012Lab研究总监、智能计算总监。CCF ODC/TICD/CAD&CG执委,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执委。从事集成电路与PCB设计与系统建模仿真验证、机械与机电人工智能生成式设计与制造、一站式云智造EDA/CAD/ CAE/CAM教学实训创新平台等工作。


报告题目: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技术生态发展和开源合作


报告摘要:针对支撑具身智能系统研发的技术生态现状,在具身智能系统研发面临工业软件平台缺位的背景下,介绍开源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openSCS)开源社区的业务与开源项目。倡议以开源协作的形式共建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技术生态,从标准层面、工具层面、资源层面、人才层面发展开源生态体系,为具身智能系统研发的工程化落地提供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支撑。


CNCC2025



CNCC2025将于10月22-25日在哈尔滨举办。专题论坛将在往年多样化主题的基础上,首次通过“基础-前沿-未来”的一体化设计,满足不同背景参会者的需求,构建从知识获取到创新激发的完整路径,打造系统化、进阶式的参会体验。重点设置9大主题板块,每个主题板块的专题论坛由三大核心模块组成:面向前沿领域的体系性Tutorial、聚焦前沿突破的专题论坛以及探讨未来发展路径的思辨论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