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上午9时,作为CCF 2025中国数字服务大会的常设论坛,“青年学者论坛”在烟台南山国际博览中心二楼3号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论坛由厦门大学范晓亮教授、东北大学刘莹副教授、烟台大学滕浩钧博士共同担任论坛主席,汇聚了服务计算领域众多青年才俊,通过主题报告、圆桌研讨、海报展示等多种形式,搭建起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论坛主席刘莹副教授在开幕式做了简短的引导发言后,6位青年学者先后带来精彩主题报告。
东北大学刘莹在论坛开幕式发言
合肥工业大学副研究员李萌聚焦“车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系统介绍车联网系统模型与安全模型,梳理自身团队在该领域围绕不同服务类型开展的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推动车联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大学副教授曾荣飞以“MLaaS遇到安全:机遇与挑战”为题,从“ML for Security”和“Security for ML”双视角,剖析大语言模型越狱攻击、后门攻击等安全隐患,以及机器学习在流量攻击、数据污染攻击检测中的应用,并通过研究实例展示课题组最新进展。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李超在“Web 3.0生态治理——现状与挑战”报告中,结合区块链技术发展背景,围绕Web 3.0去中心化治理模式,深入探讨“谁来治理、如何治理、怎样良性治理”的核心问题,为构建可持续可信的治理体系提供思路。
中山大学副教授苏玉鑫则以“基于程序日志的软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保障”为主题,分享以日志分析为切入点,利用传统及大模型工具,在软件故障前、中、后阶段开展异常检测与故障诊断的研究,为提升复杂软件系统可靠性提供新路径。
烟台大学讲师滕浩钧聚焦“面向紧密合作群智服务的探索与展望”,针对传统群智感知难以完成复杂任务的局限,介绍团队在紧密合作群智服务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提升群智感知平台复杂任务服务能力提供方向。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秦臻最后带来“大语言模型的低通信开销与少数据样本联邦微调方法”报告,围绕联邦学习微调端侧大模型的痛点,深入探讨低通信开销与少数据样本微调的解决方案,其研究对推动大模型在端侧的隐私保护与高效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合肥工业大学李萌报告
东北大学曾荣飞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李超报告
中山大学苏玉鑫报告
烟台大学滕浩钧报告
浙江大学秦臻报告
随后论坛进入圆桌研讨环节。在论坛主席范晓亮教授引导下,全体报告嘉宾围绕青年教师关注的“教学与科研如何平衡”、“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度交流。嘉宾们结合自身经历分享经验,现场交流氛围热烈,为在场青年教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厦门大学范晓亮教授主持Panel环节
本次论坛还设置了特色互动环节——会场门口两侧的优秀青年学者海报展览。参展海报集中展示了清华大学袁进良、北京邮电大学温金凤、东南大学林丽、燕山大学陈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吴金涛、浙江大学赵海亮、华中科技大学罗瑞坤、江西理工大学陈益衫、北京大学张其阳、安徽大学徐佳、福州大学檀彦超共11位青年学者在数字服务领域的创新成果。论坛现场设置了点赞贴纸,参会者可为心仪的海报投票。论坛结尾时,经过对参会者现场点赞互动的热度与组委会对研究成果创新性、展示清晰度的综合考量,来自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张其阳、北京邮电大学助理教授温金凤两位学者凭借出色表现摘得“最佳墙报奖”,这一环节也成为论坛中兼具学术性与互动性的亮点。
青年学者论坛海报展示吸引众多参与者讨论
青年学者论坛最佳墙报奖获得者张其阳与论坛主席刘莹合影
青年学者论坛最佳墙报奖获得者温金凤与论坛主席刘莹合影
CCF 2025中国数字服务大会青年学者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通过高水平主题报告展现了数字服务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更借助圆桌研讨为青年学者破解成长难题提供了有效路径,同时通过海报展览激发了学术交流活力,为数字服务领域青年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青年论坛论坛主席、讲者、获奖者合影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