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浪潮奔涌的时代,开源以开放协作的基因驱动产业升级,激发技术创新活力。2025年8月2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开源发展技术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2025 CCF中国开源大会在上海璀璨启幕。本届大会以“蓄势引领、众行致远”为主题,由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院士与CCF开源发展技术委员会主任王怀民院士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陈海波教授与重庆大学文俊浩教授担任执行主席。
2025 CCF 中国开源大会开幕现场
依托上海的国际化创新生态和科技产业集聚优势,大会聚焦开源操作系统、开源芯片、开源大模型、开源具身智能等关键方向,邀请来自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一线专家与开源领军人物,围绕开源技术的前沿进展和协同路径展开深度交流。大会致力于促进开放协作与跨界融合,激发技术创新活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为中国开源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中国开源领域的年度盛会,大会吸引了千余名来自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界的专家学者、技术从业者和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国开源新征程的开启。
开幕盛典:开源新篇璀璨启幕
大会开幕式由CCF会士、CCF开源发展技术委员会常委、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陈海波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CCF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金海,CCF开源发展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怀民为大会进行了开幕式致辞。
陈海波教授主持开幕式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丁奎岭院士致辞
CCF副理事长金海教授致辞
CCF开源发展技术委员会
主任王怀民院士致辞
特邀报告:顶尖智慧洞见未来
随后在大会的特邀报告环节,多位在开源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资深专家,围绕大模型推理服务、数据驱动、具身智能等关键技术方向,分享了具有前瞻性的观点与思考,描绘出了开源技术未来发展的路径蓝图。
CCF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在《大模型推理服务在系统层面的挑战》报告中,系统梳理了从数据获取、预处理、训练、微调到推理的完整生命周期,并介绍了其团队研发并开源的高效推理系统Mooncake与KTransformers,展示了系统研究在支撑智能时代工作负载中的核心地位。
郑纬民院士特邀报告
CCF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席顾问鄂维南在《Data-centric AI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报告中指出,AI正在经历从“模型中心”向“数据中心”的范式转变,只有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数据基础设施,才能进一步降低人工智能落地的门槛,推进人工智能的规模化落地。
鄂维南院士特邀报告
在具身智能领域,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发表了题为《全球共创机器人智能体AI》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分享了宇树科技最新产品的研发进展,并系统总结了当前智能体机器人整机硬件的发展现状。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特邀报告
这一系列高质量、主题鲜明的特邀报告,不仅展现了当前开源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实践进展,也充分体现了大会在趋势前瞻和推动产研融合方面的核心使命,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碰撞的盛宴。
重磅发布:开源力量点亮未来
开源生态的繁荣不仅依赖技术创新,更离不开制度创新、社区共建与治理模式的持续演进。在首日会议上,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布与启动仪式接连举行,标志着我国开源事业正朝着更开放、协同、可持续的方向稳步迈进。
首日上午,CCF泛在操作系统开放社区正式成立,CCF泛在操作系统开放社区(CCF - UbiOS)由国内多家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发起,秘书处设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社区将聚焦泛在操作系统的技术研究、开源项目孵化、标准制定、应用推广及人才培养,致力于构建国际化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技术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
CCF泛在操作系统开放社区正式成立
同日,全球计算联盟(GCC)开源社区类分支机构也正式启动,全球计算联盟(GCC)将以开源为核心推进组织与生态建设:推动分支机构社区化转型、以工作组开展开源业务并吸纳外部成熟社区,形成内外联动的全球产业生态;同时升级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完善细则强化保护;搭建专属IT协作平台,支撑项目全流程高效推进。
全球计算联盟(GCC)开源社区战略布局正式启动
大会现场还见证了CCF-木兰科创开源孵化器的发布与华佗开源项目捐赠仪式,CCF-木兰科创开源孵化器旨在面向科教领域开源项目孵化,共同打造GitLink平台上的明星科教开源项目,服务开源创新。滴滴正式将云原生操作系统可观测性项目HUATUO(华佗) 开源成果捐赠给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并纳入其重点孵化项目序列。
CCF-木兰科创开源孵化器正式发布与华佗开源项目正式入驻
此外,大会还举行了大模型高效优化开源软件栈Omni-Infer云际开源共创启动仪式,Omni-infer是基于昇腾的大模型推理优化技术开源项目,云际化托管于我国开源创新平台,本次仪式将正式启动基于算力网络的开源共创协作活动。
大模型高效优化开源软件栈Omni-Infer云际开源共创正式启动
巅峰论道:共绘开源发展蓝图
紧随仪式之后,大会举行了高峰论坛环节,由CCF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金海教授主持,邀请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陈左宁,北京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席顾问鄂维南,北京大学教授梅宏,南京大学教授吕建,CCF开源发展技术委员会主任王怀民,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等多位院士以“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开源创新”为主题,围绕中国开源社区如何在世界上产生影响力、智能时代数据开源等话题展开深度探讨,聚焦在智能化浪潮中如何更好地开展模型的开源与数据的开放,推动开源技术范式的突破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对开源技术路径与制度设计方面的高度关注与深入思考。
高峰论坛“智能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开源创新?”
分论坛齐发:聚焦开源热点纵深
随着开源技术不断向底层架构与智能应用双向延伸,2025 CCF中国开源大会设立了多个分论坛,全面覆盖开源芯片、操作系统、具身智能、基础软件等关键领域,呈现出一幅加速融合的智能时代开源生态全景图。
首日下午,在“RISC-V开源生态的挑战与机遇”论坛上,学界与产业界围绕这一新兴开源架构在芯片设计、工具链、安全性及AI适配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探究其在打破生态壁垒中的潜力与路径。“openEuler异构融合计算与AI技术前沿”论坛聚焦多元异构算力资源的协同与弹性推理,探索构建大模型高效AI算力底座的关键技术。“泛在操作系统”论坛针对万物智联时代的资源异构与交互开放挑战,深入探讨新型操作系统的构建方法和生态演进方向。“Rust与开源技术”论坛则聚焦现代安全语言的发展,分享Rust在系统开发、嵌入式等方向的实践应用与开源技术结合的生态建设。聚焦前沿智能体的“具身智能与机器人”论坛汇集多位专家,探讨从虚拟仿真到物理执行的系统闭环、模型架构与软硬件协同进化路径。“开源智能基础软件”论坛关注AI原生操作系统创新实践、端侧大模型软硬件协同优化等议题,旨在突破智能时代基础软件的性能瓶颈与理论挑战。聚焦实时控制的“Xenomai开源实时操作系统与工业智能创新生态”论坛,探讨其在工业控制与边缘智能的应用前景与生态发展。“超大规模MoE模型训练推理开源实践”论坛聚焦大规模MoE模型的开源训练推理实践并推动企业级商用落地。
各大分论坛精彩瞬间
结语
2025 CCF中国开源大会璀璨启幕,大会充分展现了中国开源发展的战略视野与生态共建的协同力量。产学研各界的深入交流为开源生态注入了新动能,彰显了中国在全球开源领域日益增强的影响力,推动中国开源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开源大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