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2025CCF中国开源大会】OpenHarmony前沿技术及产业应用分论坛重磅来袭!推动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最新动态
【2025CCF中国开源大会】OpenHarmony前沿技术及产业应用分论坛重磅来袭!推动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2025-07-2414


当千行百业被按下“智能化快进键”,当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每一寸算力与想象,作为数亿设备操作系统底座的开源鸿蒙操作系统,面临着崭新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将以怎样的姿态重塑终端操作系统底座?假以时日,终端操作系统从“执行者”变成“导演”,设备围着人转,替代人围着设备转。这又将为用户带来怎样前所未有的体验? “零延迟”的端侧生成式人工智能,“零配置”的跨设备协同都不再是镜花水月。但所有浪漫想象都绕不开一个问题——耗费巨大算力与功耗的大模型,真的能从云侧走向端侧吗?精度和算力的平衡点又在哪呢?这些都是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2025 CCF 中国开源大会特别设立“OpenHarmony前沿技术及产业应用”论坛,我们旨在聚焦于“智能化”这一前沿主题,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开源鸿蒙生态中的创新应用与未来发展,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我们坚信,架构级的创新与重构,上下游的实践与碰撞,是推动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


论坛亮点抢先看



硬核攻坚:新架构新语言

本论坛议题不仅覆盖鸿蒙移动终端的性能功耗热以及资源受限等传统难题,例如操作系统如何为大模型提供更充足的存储、内存资源。还将探讨面向端侧智能体的系统架构,以及面向大模型时代的新语言新范式,通过架构级的创新和底层语言的革新为终端操作系统的演进带来新思路。


产研共振:新场景新体验

本论坛还将倾听头部企业如何解决真实场景的工程难题。把模型装进鸿蒙,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带来智能化体验。结合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在电力等千行百业的应用。在这里我们共同探讨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同与不同,寻找一条协同发展的最优路径。


论坛主旨


本论坛旨在汇聚国内端侧操作系统领域的顶尖力量,聚焦“智能化”这一核心议题,打造一个前沿技术与产业实践碰撞的平台。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华为、南方电网、广州润和颐能等国内顶尖大学老师和头部终端操作系统厂商的核心技术专家。他们将分享各自在终端操作系统架构创新、智能化演进与产业实践的最新突破,以开源鸿蒙为共同画布,用代码、洞见与激情泼墨,携手绘就一幅跃动的生态长卷,为与会者奉上一场酣畅淋漓的思想盛宴。


发起人

贾宁

华为OS内核实验室主任,负责鸿蒙内核架构设计与关键组件开发工作,推动其成为业界首个获得CC EAL6+认证的通用OS内核,并在CT、终端等场景海量商用,重点关注操作系统内核架构演进及软硬芯垂直整合等技术方向。


杜韶辉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先进硬件研发中心经理,高级工程师。从事数字化和智能化工作20余年,长期致力于数字电网研究和基础软硬件在电网的研发应用。曾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项目,参与编制行业及国家标准多项。目前主要负责电鸿物联操作系统的技术研发和生态运营等工作。


论坛主持人

代杰

华为操作系统内核技术专家,曾荣获华为公司金牌个人(卓越贡献个人奖)。


议程速览



嘉宾与报告介绍


石亮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存储系统,包括云计算与大数据、大模型、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移动终端等场景。连续12年与企业展开存储系统核心技术攻关,两次获得华为年度技术成果奖。其所编写的《深入浅出SSD(第二版)》荣获机械工业出版社金码奖。目前是CCF信息存储专委常务委员、CCF系统软件专委和体系结构专委执行委员以及CCF杰出会员。



基于鸿蒙移动终端的内存交换技术研究

交换技术是解决当前终端内存受限又保障用户体验的核心技术,同时是支持终端大模型的关键路径。本报告中,我们将从国内外的核心内存交换技术开始,介绍基于存储友好,内存弹性压缩,跨设备以及并行的交换技术,用于支撑大模型在终端海量内存需要场景。该报告的介绍将为鸿蒙终端的内存对大模型部署需求提供前沿技术和解决思路。



刘新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大学 OpenHarmony 俱乐部指导教师。长期从事开源软件供应链治理和深度伪造治理技术研究,现为 OpenHarmony 安全委员会供应链来源安全与可信工作组组长。参与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各类横纵向项目十余个,研究成果登上了 ISSTA、MM、Black Hat、HITB 等一系列顶级学术界和工业界会议并广泛落地于开源社区和工业企业,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面向 OpenHarmony 的开源许可证智能合规治理技术初探

作为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底座,OpenHarmony 在赋能千行百业的过程中离不开复杂的软件供应链成分和丰富多样的下游发行版,这些供应体系在扩展生态的同时显著增加了合规治理的难度。在 OpenHarmony 安全委员会框架下,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面向社区的合规治理基础技术并开展了广泛的真实世界验证,为 OpenHarmony 生态构筑合规治理新模式。


冯二虎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操作系统,体系结构、AI加速器与大模型训推优化等,相关成果发表在SOSP、OSDI,ISCA,ASPLOS,HPCA等操作系统和体系架构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上,担任操作系统顶会ATC审稿人。相关成果落地华为openEuler和openHarmony操作系统,阿里、商汤等商业场景中,服务于上亿RISC-V芯片以及影响了包括AMD、苹果、高通在内的AI加速器。博士期间获得首批博士研究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入选首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荣获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之星“。



面向端侧智能体的系统架构

AI智能体多采用与操作系统分离的“外挂式”框架。这种架构存在显著弊端:各智能体独立设计感知逻辑,造成架构冗余 ;交互严重依赖对屏幕截图的视觉分析,导致交互低效、高延迟与高成本 ;感知与操作分离的设计,使得任务极易因中断而失败 ;对云端的过度依赖也带来了延迟和成本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面向端侧智能体的全新系统架构,其核心思想是将智能下沉,与操作系统深度融合 。该架构利用OS拥有的全局视野、丰富UI语义、底层同步能力和高权限等优势 ,构建统一的执行、感知与记忆模块,为端侧智能体提供一个高效的原生运行环境,大幅降低对云端LLM的调用成本与任务延迟。


杨静

华为OS内核实验室高级工程师,专注于移动安全、Agent安全、AI对抗等方向的技术规划与预研工作。



构筑端侧反诈新防线:鸿蒙防诈平台的体系化实践与演进

面对AI换脸/拟声技术泛滥、虚假机票退改签与刷单返利等新型复合诈骗高发的严峻形势,本议题将阐述鸿蒙在端侧反诈领域的体系化思考,介绍鸿蒙防诈平台的构建理念与当前实践成果,并共同探讨其未来的演进方向。


赵平

华为编程语言实验室主任工程师,大模型Agent开发框架Cangjie Magic项目负责人。



CangjieMagic:大模型时代开发者的新选择

随着各类AI大模型的火热,大模型应用开发Agent化趋势明显,Agent 逐渐成为大模型应用开发核心要素,本议题分享了基于仓颉编程语言的AI大模型Agent开发框架。仓颉编程语言已于7月30日完成开源,作为一款面向鸿蒙应用开发的现代编程语言、通过现代语言特性的集成、全方位的编译优化和运行时实现、以及开箱即用的工具链支持,为鸿蒙应用开发者打造友好开发体验和卓越程序性能。基于仓颉编程语言的AI大模型Agent开发框架CangjieMagic支持向Agent编程,为开发者提供高效Agent编程的Agent DSL,其主要特点包括:支持MCP协议方便Agent和工具相互调用,支持模块化调用,支持任务智能规划。提升开发者开发智慧鸿蒙应用效率,打造极致开发体验,探索未来大模型应用开发新范式。


黎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移动软件工程,累计发表高水平期刊和会议论文15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超10000次(H-index为50),获得最佳/杰出论文奖励10项,软件工程顶会ICSE10年最有影响力论文奖一项。荣获2024年IEEE TCSE新星奖(首位大陆学者),2023年ACM北京新星奖,2023年MSR Ric Holt青年研究成就奖,2020年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优秀青年研究奖。曾被评为全球前三最具影响力的青年软件工程研究人员。受邀担任中科院一区期刊(ACM Computing Survey)和CCF B类期刊EMSE、STVR编委以及包括TOSEM、TSE、ICSE、ESEC/FSE、ASE、ISSTA在内的CCF A类期刊和国际会议的审稿人,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



鸿蒙生态降负载:性能功耗热平衡利器

在保持硬件规格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平衡系统性能和功耗热一直是业界难题。当下,鸿蒙生态应用快速上量,功能持续增长,对性能和功能热的平衡提出强烈诉求。生态降负载因此应运而生,期望在保障性能体验不劣化的情况下,降低系统的整体功耗,从而降低系统热释放,达成系统性能与功耗热的平衡。本次报告将介绍鸿蒙生态降负载的现状以及程序分析技术助力鸿蒙生态降负载的相关实践。


杜韶辉



开源鸿蒙内核架构在行业应用的前景

电鸿物联操作系统(以下简称“电鸿”)是首个融通开源鸿蒙和开源欧拉两大体系的电力物联统一操作系统。电鸿运用开源鸿蒙动态资源管理与安全软总线等技术,解决了电力设备“资源低效”和“安全薄弱”的行业痛点,实现“分则安全优先,合则性能优先”的灵活部署,为电力行业带来了革命性升级。我们将讨论电力设备对操作系统的需求以及电鸿安全内核的针对性解决方案,并探讨电鸿未来的发展方向。


林英

广州润和颐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高级解决方案工程师,聚焦于电力系统场景适配开发与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设计,参与过多项电力终端系统定制及场景适配应用功能开发项目。在自主可控终端生产业务应用研究、输变配专业场景适配开发等方面积累丰富实践经验。



边缘计算融合开源鸿蒙分布式能力,AI+星闪敏捷组网方案

在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中,边缘计算与开源鸿蒙分布式能力的融合正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议题将深入探讨这一技术融合的实践路径,分析如何利用边缘计算对现场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实现数据的即时分析与快速响应。开源鸿蒙的分布式能力则为系统资源的灵活调配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动态分配资源,优化系统性能。二者的协同作用不仅提升了能源系统的确定性调度水平,还确保了通信的高效与稳定。通过技术细节解读与实际案例分析,为参会者提供前沿的技术洞察,助力能源系统实现智能化、高效化的转型。



大会现已开启注册报名通道,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报名网址:https://ccf.org.cn/2025COSC

报名二维码:

大会时间: 2025年8月2日-3日

大会地点:中国 上海 西岸国际会展中心(上海市徐汇区龙耀路7号)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承办单位:CCF开源发展技术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




CCF中国开源大会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2025 CCF中国开源大会(CCF ChinaOSC)拟于2025年8月2日-3日在上海召开。本届大会以“蓄势引领、众行致远”为主题,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CCF开源发展技术委员会主任王怀民院士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陈海波教授、重庆大学文俊浩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本届大会将依托上海国际化创新生态与科技产业集聚优势,汇聚郑纬民、陈左宁等院士,以及金海、陈云霁、包云岗、胡欣蔚等多位来自高校/企业的开源领军人物(更多嘉宾正在确定中),共同探索开源操作系统、开源芯片、开源大模型、开源具身智能等关键领域的前沿发展。通过开放协作与跨界融合,激发技术创新活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中国开源领域的年度盛会,大会诚挚地邀请开源领域学术界、企业界、教育界的学者、从业者、师生等前来参会,共见中国开源新征程!




往期推荐


大咖云集,2025CCF中国开源大会嘉宾阵容震撼出炉!早鸟票火爆延时,速抢!

【2025CCF中国开源大会】具身智能与机器人分论坛重磅来袭!展望具身智能机器的应用潜能

【2025CCF中国开源大会】开源AI基础设施分论坛重磅来袭!共探开源AI基础设施的创新路径与标准化共识




点击阅读原文 立即报名开源大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