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2025CCF中国开源大会】开源智能基础软件分论坛重磅来袭!共探 AI 时代基础软件技术破局与生态革新
最新动态
【2025CCF中国开源大会】开源智能基础软件分论坛重磅来袭!共探 AI 时代基础软件技术破局与生态革新
2025-07-175


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开源智能基础软件已成为智能时代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智能大模型的时代,开源基础软件的技术创新和生态发展将何去何从?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2025CCF中国开源大会设立“开源智能基础软件”分论坛,聚焦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基础软件面临的新挑战与机遇,围绕AI原生操作系统、推理智能体技术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研讨智能时代开源基础软件的理论难题与发展方向,为推动我国基础软件科学发展、助力行业突破瓶颈提供新思路!


论坛亮点抢先看



顶级嘉宾阵容

汇聚清华、复旦、国防科大等高校及华为、龙蜥、普华、智谱等企业及社区专家,分享 AI 原生操作系统、智能体、大模型等前沿实践。


聚焦前沿方向

聚焦大模型时代基础软件发展,深入研讨开源操作系统及大语言模型等开源基础软件的智能化演进方向、理论难题等,助力基础软件科学发展。


论坛主旨


智能化时代的发展,伴随着大语言模型结构日益复杂、异构资源不断涌现、算力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对数据安全隐私的逐渐重视,对基础软件的设计和实现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本论坛将聚焦开源操作系统、大语言模型(LLM)等开源基础软件的智能化演进方向,共同研讨智能时代开源基础软件发展面临的理论难题、技术挑战和发展瓶颈,促进我国基础软件领域的科学发展。


发起人使命

促进智能基础软件科学发展

刘晓东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研究员,CCF开源发展、系统软件、软件工程委员会执委。长期从事操作系统、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工作,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等多项科研工作。获得“2022年中国开源先锋”称号。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学会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发表ICSE、ASE、AAAI、TPDS等高水平论文近60篇,授权国家专利20余项。


韩旭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计算系统,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及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Google Scholar 他引1.3万余次,创建大模型开源社区OpenBMB,相关开源项目在GitHub累计数万星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入选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优博激励计划、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等人才计划。


余跃

鹏城实验室研究员、博导,聚焦分布式智能计算与系统平台方面开展研究,在ASPLOS、ICSE、TSE、NeurIPS等软件工程与人工智能国际顶会顶刊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IEEE TCSE杰出论文奖,获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担任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智算中心和智算网络标准工作组组长、IEEE P3404标准工作组组长,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议程速览



主持人介绍


刘敏

openKylin社区执行总监,麒麟软件2030实验室社区发展部总经理,信通院可信开源治理标准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开源操作系统和开源社区治理的研究工作。


嘉宾与报告介绍


马涛

龙蜥社区理事长、阿里云智能集团研发副总裁、阿里巴巴集团内核团队的创始人、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技术委员会副主席。拥有超过19年以上的操作系统和内核相关的研发经验,是国内资深的Linux内核研发人员。




AI原生操作系统创新实践:
龙蜥社区推动算力生态与

智能应用深度融合

龙蜥社区通过“云+AI”技术创新,构建了面向未来的AI原生操作系统生态。基于Anolis OS 23,社区实现了对主流CPU/GPU架构的全面兼容,并原生支持AI算力调用,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与部署灵活性。针对AI应用容器化趋势,社区推出AI容器镜像商业参考实现及Python Whl软件仓建设项目,通过标准化镜像和组件库降低开发门槛,助力企业高效构建AI应用。同时,龙蜥社区通过ANCE兼容性评估工具和ANCK内核独立演进机制,保障软硬件协同创新与长期稳定性,满足未来10年算力碎片化与AI高速发展的双重挑战。据Gartner预测,2027年超75%的AI应用将依赖容器技术,龙蜥社区正以开源协作模式加速AI商业化落地,为全球算力生态提供中国方案。


桂韬


复旦大学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预训练模型、类人对齐和智能体交互。在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50余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学会多个人才项目。曾获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一等奖、NeurIPS2023大模型对齐 Track最佳论文奖,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上海市启明星计划。




推理智能体技术

几十年来,人类一直在寻求创造接近或超越人类智力的人工智能(AI),智能体被誉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一条有希望的道路。大语言模型(LLM)越来越被视为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的潜在催化剂,激发了创建多功能智能体的希望。本次报告将介绍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的综合框架,讨论如何让智能体具备更强的推理及泛化能力,并提供对此类智能体未来发展的见解。


纪斌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和智能操作系统研究。2024年入选军队学术新秀人才、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海外)。近5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AAAI、TKDE等高水平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openKylin for AI PC:
端侧操作系统智能引擎的

前沿创新与实践

随着AI与异构计算的发展,AIPC正成为智能终端新趋势,具备本地高效推理、数据隐私和多样服务等优势,但面临模型小型化、系统深度融合及知识实时更新等挑战。openKylin for AIPC以离线高效推理、系统级融合、端侧应用赋能及端云统一调度为核心,打造了首个全开源AIPC版本。该方案通过本地模型调优、指令级联动和统一接口,提升了端侧AI能力,并实现了端云协同,为AIPC智能操作系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和开源实践。


李宇轩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计算、智能计算系统、量子计算和气候模式,在相关领域高水平国际会议及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4000余次,曾是神威·太湖之光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多次获得世界超级计算竞赛冠军,曾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江苏省青年科技创新“U35 探索奖”、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和全球变化未来学者奖学金等荣誉。




面向端侧大模型的软硬协同推理加速

端侧智能同时面临硬件资源受限与生态碎片化的双重挑战,亟需在模型架构、基础软件与芯片设计层面进行协同创新以实现高效推理。针对硬件资源受限问题,我们聚焦于稀疏化、低位宽量化和自回归加速三个关键维度进行软硬协同优化设计,并据此研发了CPM.cu推理引擎,高效实现了诸如量化、投机采样和稀疏注意力的融合加速;针对生态碎片化挑战,提出了ArkInfer部署框架,通过构建统一的跨平台兼容层和抽象接口,有效屏蔽了不同芯片平台的底层差异,并提供预构建的模型仓库,显著降低了模型部署的迁移成本。


梁浩

梁浩,系统工程博士,毕业于英国拉夫堡大学。现任普华基础软件战略研究院创新研究部总监,负责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的创新研究工作。在系统工程领域拥有超过10年的研发经验,支持了智能网联汽车架构层面顶层设计和重构,为行业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参考。




开源创新,推动面向AI的

车用操作系统发展

汽车智能化已从感知智能向物理智能演进,AI时代的车用操作系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场景和技术需求。普华基础软件是全球首家将汽车操作系统开源的中国企业,针对 AI驱动智能汽车产业新需求,公司基于开源理念,在车用操作系统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开源小满EasyXMen 是全球首个规模化、量产级安全车控操作系统,集高安全性设计、实时性和高性能、兼容性和扩展性、生态系统支持以及智能驾驶环境应用等多重优势,期待更多的产业伙伴加入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共建! 


任玉鑫

华为欧拉操作系统研学术研究负责人。北京大学取得学士学位,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在OSDI、SIGCOMM、ATC、FAST、HPCA、ICDE等顶级学术会议发表多篇论文,在实时系统顶级会议RTSS、RTAS获得杰出论文奖。




从参数调优到系统自治: 
openEuler在智能世界的实践与愿景

生成式AI与操作系统融合是未来保证系统性能、成本持续优化的关键基础能力,但现有操作系统与AI融合仍面临交互路径长、架构耦合松散、模型幻觉风险高等问题。本报告介绍openEuler开源社区在AI系统融合的优化技术和实践,提出系统知识多级嵌入和全系统一切皆可调的设计理念,并探讨未来AI操作系统的架构设想、范式思考和发展路线。


张昱轩

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参与智谱AI开源模型的适配和开源工作。包括GLM-4、CogVideo、CogView 等多个开源项目,包括 LLM、图像生成、视频生成等多个领域的工程和算法工作。涉及的开源项目在 GitHub 上已累计超过 60K Star。




智谱AI开源模型生态

本报告将讲述智谱AI今年来的开源模型研发进展,开源生态建设路线,以及与生态伙伴的合作。 



大会现已开启注册报名通道,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报名网址:https://ccf.org.cn/2025COSC

报名二维码:

大会时间: 2025年8月2日-3日

大会地点:中国 上海 西岸国际会展中心(上海市徐汇区龙耀路7号)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承办单位CCF开源发展技术委员会




CCF中国开源大会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2025 CCF中国开源大会(CCF ChinaOSC)拟于2025年8月2日-3日在上海召开。本届大会以“蓄势引领、众行致远”为主题,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开源发展技术委员会王怀民院士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陈海波教授、重庆大学文俊浩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本届大会将依托上海国际化创新生态与科技产业集聚优势,汇聚郑纬民、陈左宁等院士,以及金海、陈云霁、包云岗、胡欣蔚等多位来自高校/企业的开源领军人物(更多嘉宾正在确定中),共同探索开源操作系统、开源芯片、开源大模型、开源具身智能等关键领域的前沿发展。通过开放协作与跨界融合,激发技术创新活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中国开源领域的年度盛会,大会诚挚地邀请开源领域学术界、企业界、教育界的学者、从业者、师生等前来参会,共见中国开源新征程!





往期推荐


早鸟抢位倒计时!2025CCF中国开源大会报名火热进行中!

【2025CCF中国开源大会】智能汽车基础软件开源创新分论坛重磅来袭!共商智能汽车基础软件开源创新的未来

【2025CCF中国开源大会】自主可控开源供应链安全技术分论坛重磅来袭!共探可持续的供应链发展路径




点击阅读原文 立即报名开源大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