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Computility 2025 | 周兴社、成秀珍、杜军朝、刘云新、吴帆、刘亮等教授邀您共话端边云智能计算技术论坛
2025-07-055

第二届CCF分布式计算大会暨中国算力网大会(CCF Computility 2025)将于2025年7月25日至27日在兰州举行,会议规模预计1400余人。本次会议由CCF主办,CCF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会与兰州大学共同承办。会议主题为“算力网: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分布式系统”,旨在为分布式系统和算力网相关的从业者提供最专业的学术研讨、技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台。CCF Computility 2025为大家准备了9场由院士等顶级专家带来的主旨报告,21场技术论坛(120位特邀报告)。目前会议注册通道已经开放。
?? 时间紧迫,抓紧报名!
在动态开放的算力网络生态中,大规模端边云异构设备协同执行复杂学习任务面临诸多新挑战:云侧全局知识向端边模型的低损迁移存在维度鸿沟,端边实时新知识与云侧大模型的高效融合存在认知壁垒,同时缺乏支持自主可控软硬件的端云协同演进体系及动态弹性算力调度机制。本次论坛将围绕上述核心议题,深度剖析端边云智能计算新型范式,助力人工智能在各垂直领域的深度落地与规模应用。
论坛主席 | 吴帆教授,杜军朝教授,王晓飞教授 |
---|
特邀报告1 | | |
特邀报告2 | 成秀珍 教授 | |
特邀报告3 | 杜军朝 教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云原生微服务架构下应用调度关键技术研究 |
特邀报告4 | 刘云新 教授 清华大学 | 端侧模型推理优化和终端智能体
|
特邀报告5 | 刘亮 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
| 物联网端侧推理的研究与实践
|
时间:2025年7月25日 地点:兰州市甘肃国际会议中心 |
扫描上方二维码,
或登录CCF会议系统
点击“报名”→ 提交信息 →“我要缴费”。
吴帆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特聘教授、常务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移动端智能计算、大小模型协同、无线网络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先后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等5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7次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奖。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
杜军朝,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西电“华山学者”领军教授,国家级人才,“区块链技术应用与测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团队首席科学家,榆林市"工业互联网协会"主任委员,ACM西安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图灵大会组委,西电ICT校友会副秘书长。2022/2021/2019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特等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出版国家重点规划教程《ZigBee技术原理与实战》。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国际旗舰会议ACM Ubicomp、ACM Mobisys、IEEE/ACM期刊等发表论文多篇,获普适计算国际旗舰会议2017 ACM Ubicomp杰出论文奖(CCF A类)。研发物联网技术定位跟踪与预警系统、多媒体通信与智能服务系统,在国家重要行业推广应用。联合无锡江南所、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研发国产“申威”和“飞腾”处理器的虚拟化测评技术,主持制定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系统虚拟化技术与系统通用测评要求》标准(T/CIE106-2021)。
王晓飞,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英才教授,博导,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国家级青年人才,城市智能教育部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北洋青年学者,中国计算机学会分布式计算专委会杰出青年学者,PPIO派欧云首席科学家,获IEEE通讯协会Fred W. Ellersick Prize年度最佳杂志论文奖、IEEE通讯协会亚太地区年度杰出论文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分别排第1位和第3位)、天津市青年科技奖等,主要研究边缘智能理论、云边协同计算技术、算力网络系统与调度算法等,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210余篇,其中包括中科院1区/CCF-A类论文50余篇,中科院2区/CCF-B类论文40余篇,引用11000余次,申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IEEE最佳论文奖10+项,担任IEEE COMST(IF:34)、TCCN(IF:7.4)等多个一二区期刊副编委和专刊编委,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纵向课题十余项,负责了电信、移动、亚信、华为、电科院等企业项目二十余项。
讲者简介:周兴社,CCF会士、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曾任CCF首届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为CCF荣誉理事;获CCF60周年突出贡献奖;CCF 杰出教育奖;陕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布式计算与云计算,普适计算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报告题目:区域算力协同几点认识与建设实践
报告摘要:随着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内自主生成式AI赋能千行百业,掀起区域智算中心或平台构建热潮,使得区域算力部署与能力协同成为必须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提出需求牵引、科学部署、能力适配、高效协同等几点认识,并给出多算力中心协同平台研发实践。
讲者简介:成秀珍,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浪潮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数链融合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山东省算网融合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是IEEE Fellow、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块链理论与应用、安全与隐私保护、Responsible AI等。曾担任(或正在担任)多家期刊编委及多个国际会议主席,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WASA的创办者和国际期刊《High-Confidence Computing》的创刊主编。 H指数72,Google Scholar总引用2.3万+。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与边缘智能
报告摘要:本报告将围绕“人工智能+”的概念展开思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第一,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知识文明体系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二 “人工智能+”的内涵;第三,分析“人工智能+”与边缘智能之间的耦合关系,为推动新一代智能系统的融合发展提供初步思考与建议。
讲者简介:杜军朝,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西电“华山学者”领军教授,国家级人才,“区块链技术应用与测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团队首席科学家,榆林市"工业互联网协会"主任委员,ACM西安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图灵大会组委,西电ICT校友会副秘书长。2022/2021/2019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特等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出版国家重点规划教程《ZigBee技术原理与实战》。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国际旗舰会议ACM Ubicomp、ACM Mobisys、IEEE/ACM期刊等发表论文多篇,获普适计算国际旗舰会议2017 ACM Ubicomp杰出论文奖(CCF A类)。研发物联网技术定位跟踪与预警系统、多媒体通信与智能服务系统,在国家重要行业推广应用。联合无锡江南所、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研发国产“申威”和“飞腾”处理器的虚拟化测评技术,主持制定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系统虚拟化技术与系统通用测评要求》标准(T/CIE106-2021)。
报告题目:云原生微服务架构下应用调度关键技术研究
报告摘要:随着云原生技术在国家数字化转型中的战略价值不断提升,其核心的微服务架构与动态资源调度技术已成为支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关键领域的基础设施。本报告介绍团队在云原生微服务架构应用中,面临的多维动态挑战,包括应用的级联冷启动、异构环境中的跨应用资源竞争、内外负载的剧烈波动等挑战,研究级联冷启动优化技术、云边异构调度技术、弹性自动扩缩技术、副本容错调度技术,为高动态云原生环境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调度支撑。
讲者简介:刘云新,清华大学国强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清华大学-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IEEE Fellow,原微软亚洲研究院异构计算研究组负责人。长期从事AIoT、移动计算、边缘计算、异构计算等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拥有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2023 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 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MobiSys 2021大会最佳论文奖、MobiCom 2015最佳演示奖等奖项。担任MobiSys 2023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和MobiHoc 2021大会共同主席。
报告题目:端侧模型推理优化和终端智能体
报告摘要:端侧智能技术通过将AI模型直接部署并运行在手机、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等终端设备上,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低延迟、低成本及高可靠性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然而,由于终端设备在算力、内存容量、带宽以及电池能源供给等方面的资源限制,端侧模型推理往往面临性能瓶颈。本报告将阐述端侧智能领域的技术挑战,重点介绍端侧模型推理优化技术,并探讨大语言模型驱动的终端智能体研究。
讲者简介:刘亮,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物联网专委会秘书长。长期从事智能物联网、群智感知网络等方向的研究,在ACM Sigcomm/Mobicom/Ubicomp、NSDI、IEEE Infocom、CVPR等一流会议和IEEE TON/TMC/TC、ACM TOSN等一流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6次获得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日韩前瞻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中央引导地方”人工智能专项等2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CCF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教学科研奖励。
报告题目:物联网端侧推理的研究与实践
报告摘要:本报告介绍了研究团队近年来在物联网端侧推理方面取得的部分进展,包括:端侧异构并行推理加速框架VelaAI、端侧内核级细粒度延迟测量方法、端侧深度学习引擎评测框架等,以及在小米澎湃OS、小米汽车中的应用。
目前大会已经开放注册并在6月15号前提供早鸟票注册优惠。
门票类型 | 参会者身份 | 4.26~6.15 | 6.15~7.27 |
---|
会议注册费 | CCF专业会员 | ¥2200 | ¥2700 |
CCF学生会员(不含晚宴) | ¥1200 | ¥1700 |
CCF学生会员(含晚宴) | ¥1500 | ¥2000 |
非会员专业人员 | ¥2700 | ¥3200 |
非会员学生(不含晚宴) | ¥1700 | ¥2200 |
非会员学生(含晚宴) | ¥2000 | ¥2500 |
备注: 十人及以上团报9折 |
扫描上方二维码,
或登录CCF会议系统
点击“报名”→ 提交信息 →“我要缴费”。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