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第40届中国计算机应用大会(CCF NCCA 2025)将于8月6-9日在北京举办。其中专题论坛“信息系统应用与安全:构建安全可靠的数字未来”聚焦信息系统应用的前沿趋势、安全风险防控及跨领域协同创新,为构建安全、可靠、智能的信息生态系统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欢迎注册大会参与本论坛。
“信息系统应用与安全:构建安全可靠的数字未来”专题论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在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但数字化转型在带来高效与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安全威胁与挑战。
当前,信息系统应用与安全是网络空间安全研究的前沿方向,通过跨域融合网络仿真技术,在不影响实际生产运行情况下支撑我国关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为促进学术交流、分享前沿成果、探索创新路径,论坛将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实践者,共同探讨信息系统应用的前沿趋势、安全风险防控及跨领域协同创新,为构建安全、可靠、智能的信息生态系统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论坛致力于打造开放、包容、前沿的学术平台,推动信息系统应用与安全领域的知识共享与技术革新,为全球数字化发展贡献智慧与解决方案。
主 席
方滨兴
CCF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滨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名誉院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资深首席科学家。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网络与数据安全技术工作委员会主席,中国电子学会网络空间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近年来,在教学方面,创办“方滨兴研究生实验班”,创新“方班研讨厅”授课模式;在科研方面,创新提出“盾立方护卫模式”的防御体系,已在冬奥会、广交会、大运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安保中展示出其特殊的防御能力。
贾 焰
国防科大研究员
贾焰,博士,国防科大研究员,现任国家重大攻关项目负责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中的应用;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和主持了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发表进入SCI和EI检索的论文320余篇,出版专著8部,获得100余项发明专利;国际论坛FFD、国际会议IEEE DSC和CSE等的主要发起人和负责人。
特 邀 嘉 宾
贾 焰
国防科大研究员
报告题目: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系统与应用
摘要:报告从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的概念和重要地位出发,首先给出了态势感知的三大应用需求:内容安全舆情事件态势感知,系统安全攻击事件态势感知,以及攻防对抗态势评估;其次给出针对该应用需求的三大挑战:准确、实时和全面;再次给出解决这些挑战的多维关联认知模型MDATA及其发展技术;最后给出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和效果。
艾 渤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艾渤,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国自然创群带头人,杰青、优青、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主持完成20余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获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1),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排1)等,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3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2.9万余次,获IEEE VTS谢菲尔德等最佳期刊/国际会议论文奖16项。IEEE Fellow,IET Fellow,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国家6G总体组专家。
报告题目:6G赋能智能高铁
摘要:高铁已经成为国家名片,为人民生活出行带来诸多便利。时速350公里的印尼雅万高铁的建成通车,标志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铁已走出国门。本讲座从我国高铁发展需求及场景出发,讲述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6G信道建模、大规模天线阵列、智能超表面、OTFS、数字孪生及信息安全等前沿技术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
高 宏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高宏,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据智能管理与计算实验室,教授。国家自然基金委信息学部会评专家、CCF物联网专委副主任、CCF信息系统专委执委、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委会常委。曾任黑龙江省“大数据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CCF理事。研究领域包括多模态大数据智能分析、时序数据计算与智能分析、大数据质量评估与数据清洗、物联网数据获取与分析、端边云协同计算。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报告题目:基于新硬件的分布式数据存储与管理
摘要:数据库被称为软件产业的根技术,更是被列为国家35项 “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之一。后摩尔定律时代涌现了各类新型硬件,如非易失内存 NVM、远程内存访问协议 RDMA、新型内存互联协议CXL等,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数据库架构以充分发挥其优势。现有基于TCP/IP分布式互联的分布式数据管理系统存在传输延迟高且容量扩展受限、内存资源分散且资源静态分配、故障恢复慢且访问延迟高等问题。目前缺少支持上述新硬件的原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本报告介绍课题组最近在基于NVM/RDMA分布式内存池化及数据存储与管理方面的一些研发工作。
王景景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
王景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青岛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导。主持国防重点类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重点类项目2项、面上项目2项;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项目、重点研发项目等项目。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2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6件,授权36件,转化5件。成果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排1)。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融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计算机协会(ACM)青岛分会副主席,山东省深海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山东电子学会理事,山东人工智能学会理事。
报告题目: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水声隐蔽通信技术
摘要:由于水声通信信道的开放性和不可靠性,导致在军事作战中水声通信信号容易被窃听者截获。仿生隐蔽水声通信技术通过把秘密信号隐藏在海洋哺乳动物叫声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在军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仿生信号与真实海洋哺乳动物声音的相似度是影响隐蔽性的重要因素,本报告重点讲述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实现仿生隐蔽水声通信技术,并给出水声隐蔽通信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大会概况
会议注册
https://ccf.org.cn/ncca2025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