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报名)
低空经济作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无人机、低空卫星等技术搭载具身智能系统,实现加速发展,为低空智联网的构建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驱动力,正重塑各行各业的运营模式和发展路径。YOCSEF深圳&长沙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低空经济”和“数据要素”的战略部署,围绕新型网络“算网融合、在网计算”的智能演化趋势,深入探讨计算机技术赋能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方向、新发展与新应用。论坛聚焦算网融合体系架构、低空网络智能感知关键技术、算力编排与调度技术、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低空智能交通管理以及低空经济产业链构建与商业模式创新等议题,砥砺构建数据空间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石。
论坛安排
执行主席
张永敏
CCF YOCSEF长沙副主席,中南大学教授
CCF YOCSEF长沙副主席,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特聘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物联网、移动计算、车联网、智能计算等领域的资源管理与分布式优化,在IEEE/ACM ToN, IEEE TMC、IEEE TSG、IEEE TITS等国际权威期刊以及IEEE INFOCOM、IEEE SECON等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际会议IEEE PIMRC 2012最佳论文奖,2018年IEEE通信协会亚太区的杰出论文奖,201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22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24年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
共同主席
王晶晶
CCF YOCSEF深圳候任学术AC委员,北京大学青年研究学者
CCF YOCSEF深圳候任学术AC委员,北京大学青年研究学者。研究方向包括应急无人机网络、多智能体机器学习和博弈论等。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IEEE Trans系列等英文学术期刊论文5篇、专利3项,曾获得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CCF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3S”杯全国物联网大赛一等奖(联通赛区资助)、省级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主持省部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论坛讲者
胡清华
CCF天津主席,天津大学教授
CCF天津主席,YOCSEF天津分论坛2012-2013主席,天津大学北洋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机器学习重点实验室主任,城市智能与数字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CAAI粒计算与知识发现专委会主任,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从事大数据粒计算、多模态学习、不确定性建模和自主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优青/杰青以及国防项目的资助。在IEEE-TPAMI、IJCV、IEEE TKDE、IEEE TFS等期刊以及NeurIPS、CVPR、IJCAI、AAAI等会议发表论文30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30余个,出版专著3部,先后获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担任IEEE Trans. Fuzzy Systems,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智能系统学报等期刊的编委。
报告题目:低空智能感知关键技术及应用
报告摘要:智能无人系统依赖于多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鲁棒的环境感知。团队构建了VisDrone大规模无人机视觉数据平台,包括可见光数据、双光数据以及多机协同数据等,覆盖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群体分析和协同感知等任务。基于VisDrone数据平台,团队围绕数据算力受限条件下的低代价学习范式、多机多传感器不同步条件下的协同学习机理以及未知场景和类别条件下的进化学习机制开展研究,未来将主要聚焦无人机具身智能理论与方法,并在军事安防等场景开展应用。
郭得科
CCF理事、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2020 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军队第5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学科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湖南省杰青获得者、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研究方向为网络计算与系统、分布式计算与系统、网络空间安全、大数据分析处理和移动计算等。担任Communications of the CCF、Springer Wireless Networks、Ad Hoc & Sensor Wireless Networks编委。担任科技创新2030-"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重大项目专家、CCF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会主任(2024/01-2028/01)、CCF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会副主任(2019/12-2023/12)。
报告题目:通算融合低空协作网络架构
报告摘要:提出通算融合低空协作网络架构,针对无人机群动态组网中的频谱资源受限、协作切换复杂及计算任务卸载效率低等挑战,设计基于几何驱动的协作卸载机制与动态资源管理策略。通过通信-计算联合优化,显著提升网络可靠性和任务处理效率,支持低延迟、高可靠的低空经济应用。创新性引入层次化数据共享框架,实现动态拓扑适配与低开销搜索,为空地协同边缘计算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赵德平
珠海光恒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珠海光恒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学,拥有10余年光学行业管理经验,曾任职国内知名上市公司激光事业部负责人。光恒科技致力于成为从光纤器件到新型激光应用场景的创新引领者,通过自身能力突破,将原本只能依赖进口的核心部件一一研发出来并实现了量产,其自主研发产品激光雷达(传感器)目前已应用于风电、无人驾驶、工业制造以及气象等方面。在低空经济领域,光恒科技深度参与深圳的低空示范点项目。
报告题目:低空新基建:智联未来的数智化引擎
报告摘要:在低空经济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低空领域正成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试验场。为构建气象感知与通导监系统深度协同的低空飞行智算融合网络体系,需聚焦低空新型基础设施的战略布局,并通过构建多维数据互联的智能基座,实现三维环境态势的动态映射与决策赋能,推动低空飞行从单一数据服务向全域智感跃迁,为提升低空飞行安全裕度、优化空域资源利用效率、培育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杨柳青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智能交通学域和物联网学域双聘讲座教授、智能交通学域署理主任、广州市全域互连与网联智能重点实验室主任。世界顶尖科学家榜单排名领域前0.5%,是少数同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职业奖(NSF-CAREER)和美国海军研究局杰出青年学者奖(ONR-YIP)殊荣的学者之一,也是获评IEEE Fellow时最年轻的学者之一。荣获最佳论文奖9项,主持或参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及海、陆、空军各研究局的国家级项目18项。发表专著6部、书籍章节4 部、学术期刊论文170余篇,会议论文220余篇,Google Scholar 引用14000余次(h-index 59,i0-index 222)。现任 IET Communications主编、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执行编委,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Vehicles高级编辑等。
报告题目:低空车联网跨域协同边缘计算
报告摘要:低空车联网(Low-Altitude Vehicular Networks,LAVN)是在地面车联网的基础上引入无人机、低空飞行器等低空设备所构成的空路车一体化网络,可以支撑空路车之间数据的高效可靠传输,为未来低空立体化智慧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低空飞行器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低空车联网中大规模智能化应用使得空域实时计算需求激增,存在多样化任务需求差异化大、跨域资源配置动态性高、区域间计算负载不均衡等问题;同时,低空经济场景中智能体还有着严格的隐私保护需求。针对上述挑战,本报告围绕低空边缘计算场景,聚焦低空车联网跨域可信协同计算策略的研究,构建了无人机赋能的车辆雾计算(Vehicular Fog Computing)架构,充分利用具有计算和通信能力的无人机和车辆雾节点,有效降低低空车联网计算任务的传输和处理时延。进一步,针对跨域协同的有效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层级化跨域计算任务卸载方案,实现了多层次、跨区域的计算任务和计算资源间时空优化耦合,有效解决了区域间计算负载不均衡导致的全局计算服务降级问题;针对低空车联网中开放性智能体作为雾计算节点的可信协同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零信任联邦协作计算架构,基于“持续验证、动态授权”的思想设计持续验证机制,并基于区域间经验差异自适应调整任务卸载决策模型的联邦训练过程,在信息受限和隐私保护的低空边缘计算场景中相比现有雾计算方案取得了显著优势。此外,为进一步验证和优化低空车联网场景下雾计算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团队研发了一个轻量化、模块化的开源仿真平台AirFogSim,以支持低空车联网场景下边缘计算的技术验证和学术研究。
王田
CCF杰出会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CCF杰出会员,YOCSEF厦门2018-2019主席,ACM珠海分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大数据云边智能协同”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主持人,广东普通高校创新团队带头人。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福建省“杰青”,“百千万人才工程”福建省级人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ScholarGPS前0.05%顶尖科学家。论文被引16000多次,H指数74,授权发明专利30项(转化2项),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广东省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奖、IEEE/ACM IWQoS 2024 Best Paper Runner-up奖。
报告题目:合作式边缘算力及其在低空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报告摘要: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对算力需求的激增,一方面是对低时延和隐私保护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传统的计算模式由于数据传输的延迟和带宽限制,在处理大量边缘生成的数据时面临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合作式边缘智能作为一种新兴范式,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报告旨在概述其概念、关键技术及其在视频监控中的应用案例。
胡春强
重庆大学教授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和重庆大学双博士,重庆大学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CCF高级会员,CCF区块链专委执行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隐私计算,人工智能安全,数据驱动安全,区块链等。主持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技术创新专项重点和重大课题以及企业横向项目等十余项;相关领域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包括IEEE JSAC, TDSC, TIFS, TON,TKDE, TCAD,TPDS和INFOCOM 等CCF A类国际期刊和会议等;申请国家发明授权60余项,授权40余项; 荣获省部级、行业和学会科学技术奖 6项。
陈建国
中山大学副教授
CCF公益大使、CCF珠海执行委员、CCF珠海青年工作组组长、CCF教育专委会执委、CCF分布式计算与系统专委会执委。中山大学副教授、百人计划人才、广东省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入选Elsevier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湖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曾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新加坡A*STAR科技研究局研究科学家。研究方向:分布式人工智能、AI算子库、无人集群协同、低空经济应用。组织技术论坛4场、观点论坛1场、参与活动10场、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3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高等教育教材3部。
冯帅
亿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亿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亿航智能作为全球领先的城市空中交通(UAM)科技企业,以尖端飞行器制造技术为基石、深度融合智能计算系统,构建起具备自主决策与协同能力的低空智算生态,并积极携手更多地方政府和合作伙伴,为即将到来的低空经济商业运营做好充足准备。目前,亿航智能已与江淮汽车与国先控股携手,共建世界一流水准的eVTOL生产工厂和产线,进一步满足市场对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不断增长的需求,为未来低空经济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后eVTOL大规模的部署应用奠定保障基础,通过构建统一标准,打造综合性产业集群,共同推动低空经济和新型立体交通生态的大发展。
会议介绍
由CCF主办的YEF2025将于2025年5月22-24日在珠海&横琴召开。此次大会由CCF会士、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金海担任大会主席,以“智辟新径”为主题,汇聚了中国计算机领域的青年精英及知名专家,共同探讨科技前沿,开启智慧新篇章。在三天的时间里,预计将组织7场特邀报告、2场大会论坛、1场思想秀、1场优秀大学生学术秀及22场专题论坛。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