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4月29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CCF教师能力提升计划”(Teacher Capability Improvement Plan,简称TCIP)第7期培训班在广西民族大学举办,吸引了来自广西12所本科及高职院校数十名教师代表参加。
CCF教师能力提升计划(TCIP)的宗旨在于全面提升大学及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重点围绕信息技术前沿核心课程教学设计、AI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数字赋能教育智慧化发展、高校优秀教学案例解析等五个方向为教师赋能,通过前沿理论学习、技术实战开发与教学转化实践,为教师们搭建了AI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深度研修平台。
TCIP7(南宁)“AI开源前沿,DeepSeek实战赋能教师创新”班于4月26日-29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由广西民族大学和CCF南宁会员活动中心联合承办。这是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今年4月中旬发布《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后首次举办高校教师能力提升培训。CCF南宁会员活动中心主席陈宁江介绍,引入CCF的TCIP项目正是契合广西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面向东盟,用AI提升高校教师能力对培养未来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班仪式
4月26日上午,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广西民族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承办的“CCF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培训(第7期)”在广西民族大学开幕。CCF南宁分部主席、广西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宁江,CCF粤港澳大湾区办事处主任蓝维维,广西民族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葛丽娜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并致辞。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陈宁江、蓝维维、葛丽娜依次致辞
开班仪式师生合影
培训内容
第7期教师能力培训计划以《AI开源前沿课:DeepSeek实战赋能教师创新》为主题,学员与CCF专家、企业工程师围绕开源教育生态建设、跨学科教学创新、南疆民族地区教育赋能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培训期间,华东师范大学周傲英教授以《开放源码运动与中国开源教育》为题,深度解析开源文化对教育生态的重塑作用;飞致云徐桂林副总裁从行业视角剖析《AI行业发展及生成式AI路径选择》,帮助教师把握技术脉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伟教授则通过“AI与开源助力教育数字化变革”系列课程,展现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无限可能。在飞致云开源AI教育专家宋兵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完成了DeepSeek大语言模型本地部署、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实战、MaxKB工具应用等9大模块训练,并亲手搭建了教务AI小助手、出题批卷小助手、考试自测AI小助手等3个人均实战项目。通过“键盘敲击声与代码运行日志交织”的沉浸式学习,教师们掌握了将AI技术转化为教学工具的核心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周傲英教授讲授开源运动与中国开源教育
特聘专家宋兵讲授开源实战九大模块训练
现场答疑解惑
结业仪式
4月29日上午,结业仪式由CCF大湾区办事处主任蓝维维主持。来自多地的参训教师代表先后发言,交流培训期间的心得感悟。学员代表、南宁师范大学李老师分享道:“四天的学习让我意识到,AI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可以赋能课堂的‘活工具’。我将尝试在思政课程中引入AI辅助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另一位学员代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王老师则提到:“通过开发考试自测AI小助手,我发现技术不仅能提升教学效率,更能促进个性化学习。这让我对职业教育的创新方向有了新思考。”
随着第7期CCF教师能力提升计划的顺利收官,完成研修的教师们已带着更新的知识体系与教学方法重返校园。期待此次培训的参训教师们在未来日常教学中践行所学,助力计算机学科建设,为数字化时代培育更多兼具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青年人才。后续,CCF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将持续深耕“AI+教育”领域,推出“AI教育工作坊”“跨校教学协作计划”等系列活动,与高校、企业携手,助力教师在数字化时代实现教学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学员分享学习心得
学员展示自己用培训获得的能力自制的“教学小助手”
结业仪式学员与部分教员合影
关于TCIP
为全面推进大学及职业院校教师综合素质及教学能力提升,CCF决定充分利用专业优势,设立“CCF教师能力提升计划 ”(Teacher Capability Improvement Plan, 简称TCIP)。TCIP为系列活动,重点针对本科、高职、中职教师和管理人员,围绕核心课程前沿、AI+教育、教学科研、数字化、案例教学五个方向,邀请学术界知名学者和有影响力的头部企业专家结合自身实践做深度讲授和交流。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