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与会专家合影▲
本次秀湖会议于3月28日至3月30日召开,为期三天,就“智能时代下科技助残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讨与交流。本期秀湖会议的执行主席为CCF常务理事、CCF公益工委主任、浙江大学卜佳俊教授。会议特别邀请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院士、浙江大学陈纯院士、北京理工大学胡斌教授等高校、研究所的专家,以及滴滴出行总监吴国斌、蚂蚁集团资深总监程羽、阿里巴巴集团黄刚总监等企业界专家共20余位。CCF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胡事民教授出席并致辞。
▲胡事民致辞▲
▲卜佳俊作开场报告▲
会初,卜佳俊教授作了以“科技助残:会议背景与架构”为题的开场报告,介绍了本次会议的总体背景与组织情况。卜教授从强化残疾预防、强化残疾人健康服务、强化无障碍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关键技术赋能无障碍基础工作作了总结,并引出本次秀湖会议的四个焦点主题:生物信号解析与增强、多模态信息转换与生成、动态环境感知与交互和科技助残实践与标准。最后,卜教授感谢了全体与会专家与工作人员对秀湖会议的大力支持。
▲郑南宁作特邀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带来了题为“世界模型与视觉概念学习”的特邀报告。郑院士首先从世界模型出发,强调了智能体在动态环境和适应性、计算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整性方面所面临的挑战。通过十字路口的行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互行为的例子,解释了世界模型的重要性以及在智能体行为预测研究中的作用。接着,郑院士提出了语言与世界概念学习的理论,通过数据与环境、策略与规划的注入,结合心理语言构建分层认知的表征,作为世界模型和智能体之间的桥梁。最后,郑院士解读了语言的本质,并强调了概念原形表征的意义与相关前沿研究。
▲黄刚作特邀报告▲
阿里巴巴总监黄刚带来了题为“AI新时代下科技向善的机遇与挑战”的特邀报告。黄总监首先介绍了阿里巴巴集团在信息无障碍领域的发展历程,并展示了阿里巴巴为视障人士开发的轮椅导航、系统旁白适配等功能。其次,黄总监对大数据和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强调对特殊群体的信息增强工作的重要性,并描述了当下大模型在该领域的应用模式及其特点。接着,黄总监结合AI技术的发展,分析了AI技术在无障碍行业工作流与就业方面的影响。最后,黄总监从企业应用的角度出发,对AI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与预期。
▲胡斌作特邀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斌带来了题为“计算心理学与心理健康”的特邀报告。胡教授首先强调了科技助残的重要性,并指出目前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依赖于症状描述性方法。接着,胡教授提出利用数据驱动和量化的方法来研究心理活动与生理指标之间的关联,并建议采用全息研究理论来近似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之后,胡教授介绍了心理与生理信号关系的应用价值,以及核磁影像、脑电与技术在多模态融合和超大数据计算支持下取得的进展。最后,胡教授分享了关于运动反馈方法和抑郁症调节效果的观点,并探讨脑机接口技术在解决残障人士问题的表现。
▲程羽作特邀报告▲
蚂蚁集团资深总监程羽带来了题为“数字互联可信AI的机遇与挑战”的特邀报告。程总监首先介绍了数字时代安全问题的背景,以及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发展状况,并介绍了声纹防篡改技术和多模态信息识别手段等措施,确保线上身份的真实性,从而应对黑产攻击和新兴企业设备引发的隐私问题。之后,程总监提出了智能眼镜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预测了智能眼镜将成为身份识别的重要代表特征。最后,程总监也提出了AI技术面临的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用户行为预测困难等挑战。
专题分享 | 精彩纷呈
本次会议设置了“生物信号解析与增强”、“多模态信息转换与生成”、“动态环境感知与交互”、“科技助残实践与标准”四个半天的专题论坛。每个专题论坛均安排了若干观点分享报告。嘉宾们在AI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无障碍助残领域的发展技术路径与机遇挑战,从特殊人群需求、认知与康复、感知与交互、辅具应用、多模态大模型、虚拟现实、可视化与视觉设计、无障碍出行、无障碍标准等多个方面介绍了自身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实践,同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嘉宾们的报告内容精彩纷呈,既有来自学术界的前沿技术与探索,又有来自产业界的行业概况与实践分享。
专题一:生物信号解析与增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起:李晗静、贾韬、王甦菁、牛文鑫、眭亚楠、车飞虎
专题二:多模态信息转换与生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起:吴文峻、赵剑、苏伟、王海帅
专题三:动态环境感知与交互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起:陈辉、王运涛、周晟、蒋鑫龙、范明明
专题四:科技助残实践与标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起:吴国斌、袁晓如、王光武、冉若曦
开放讨论 | 观点碰撞
现场-panel论坛
(左起:吴国斌、郑南宁、陈纯、胡斌、李晗静、程羽、黄刚)
在特邀报告后的Panel环节,郑南宁院士、陈纯院士、胡斌教授、李晗静教授、程羽资深总监和黄刚总监就科技助残的机遇与挑战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赏湖健步 | 姑苏风光
思想汇聚 | 求同存异
会议最后半天,与会嘉宾围绕感知类问题、运动能力类问题、认知功能类问题和标准、伦理、产品化问题四个科技助残的焦点领域进行了分组专题研讨,一方面在此前三天会议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形成共识,另一方面就如何推动科技助残发出倡议。经过热烈的讨论,嘉宾们在助残数据标准与共享、残障人士个性化需求调研、助残产品研发方向、产业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形成了共识。
CCF将持续推进相关话题的讨论与总结,请持续关注CCF的后续报道。
秀湖会议是CCF全新打造的小型精品国际学术讨论会品牌,借鉴德国达堡研讨会(Dagstuhl Seminars)、日本湘南会议模式,旨在深入探讨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应用、教育和产业等问题,为未来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建议。每个研讨会均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前沿问题讨论交流为主,仅限发起人邀请的一线专家参与,不对外开放,会期3天以上,要求参会者全程参会,不能中途离会,引导科学家、企业技术专家及教育专家在浮躁的社会中沉下心来钻研学术。
参会专家名单
特邀嘉宾
郑南宁 西安交通大学
陈 纯 浙江大学
胡 斌 北京理工大学
参会嘉宾(按姓名拼音排序)
车飞虎 清华大学
程 羽 蚂蚁集团
陈 辉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范明明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黄 刚 阿里巴巴集团
贾 韬 重庆师范大学
蒋鑫龙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李晗静 北京联合大学
牛文鑫 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
冉若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W3C
苏 伟 兰州大学
眭亚楠 清华大学
王光武 中国盲文出版社
王海帅 浙江大学
王甦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运涛 清华大学
吴国斌 滴滴出行
吴文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袁晓如 北京大学
赵 剑 长春大学
周 晟 浙江大学
秀湖会议AC主席及执行主席
胡事民 清华大学
卜佳俊 浙江大学
秀湖会议年度合作单位OPPO、腾讯、华为,金牌联想研究院对本期会议给予了大力支持。
CCF欢迎更多会员和业界专家关注和申请秀湖会议。
联系邮箱:bls@ccf.org.cn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