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来源:CCF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3Mzc2NjQ2Ng==&mid=2247511192&idx=1&sn=19e30941fafb3bc2dcd84c9470ce8b92
中国计算机学会
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
CCF TCAPP [2025001]号
各有关单位:
当今世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推动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发展,经中国计算机学会(以下简称CCF)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研究决定,特举办“第六届中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大赛共分为三个赛道,包括测试开发赛道、智能无人车赛道、算法精英赛道。大赛旨在为广大计算机爱好者搭建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发创新热情,培养实践能力,发掘优秀人才,为推动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大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承办,欢迎各有关单位组织广大师生及业界同仁踊跃报名参与。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 (CCF)
承办单位:CCF 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
二、赛程安排
1、赛道设置:
报名时间:2025年3月20日-5月20日
省级区域赛赛程安排:
测试时间:2025年6月5-7日
比赛时间:2025年6月8日
全国总决赛:
测试时间:2025年8月6日
比赛时间:2025年8月7日
颁奖时间:2025年8月8日
三、比赛形式
全国总决赛由CCF 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北京邮电大学共同承办。
四、各赛道竞赛说明
比赛的相关规则与内容详见附件2-4。
五、大赛费用
1. 报名参赛
报名官网:https://ccf.org.cn/cat
六、奖项设置
根据报名参赛的学生人数及进入省级区域赛前50%的学生人数对参赛单位进行综合成绩排名, 表现优异的参赛单位将获得由中国计算机学会颁发的“第六届中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优秀组织奖”证书。
七、参赛须知
浏览器:推荐使用火狐或谷歌浏览器参赛,如果在比赛前测试登录比赛平台时遇到问题,建议更新至火狐或谷歌浏览器最新版本保证参赛体验。
八、犯规及取消竞赛资格
6.严禁威胁、辱骂、诽谤、诬陷赛事工作人员或其他参赛选手,严禁扰乱比赛赛场秩序或不服从赛事主办方工作人员安排。
九、联系方式
王老师 18830208165(同微信)
张老师 15602038403(同微信)
刘老师 18810532482(同微信)
全国智能无人车大赛:
许老师 13601277500(同微信)
十、其他
最终解释权归本次大赛组委会所有。
2025年第六届CCF中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
全国算法精英大赛
竞赛说明
一、比赛组别和形式
参赛组别:
本科研究生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高职高专组: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学生。
参赛说明:普通高等院校(含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的全日制在校生均可报名参赛。
(1)每支竞赛队伍成员至少1人,最多不得超过3人(含队长)。
(2)竞赛队伍可自由组队,成员需来自同一单位。
(3)参赛队伍由队长负责统一注册、缴费及申请发票。
(4)领队及指导老师可协助组建多支参赛队伍,但在信息统计时,以队长所在单位作为参赛单位。
2.比赛时长:
连续5小时
3.赛题数量:
大赛由省级区域赛和全国总决赛组成,每场考试10道题。
4.竞赛语言
C、C++、Java、Python四种语言。
5.大赛赛制及说明
(3)比赛过程中可以看到实时排名,通过题数相同的情况下按照答题时间+罚时来排名(注:最终排名公布成绩为准)。
6.竞赛形式
大赛组委会在承办单位机房设置分赛场,安排选手在各机房参赛,并在各机房配置裁判(监考老师), 以便老师统一监管参赛选手电脑使用情况。
二、竞赛平台及相关说明
算法考查知识点涵盖基础算法(排序、搜索)、数据结构相关算法(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操作)、数学相关算法(数论、概率统计)、高级算法(动态规划、贪心、分治)以及算法优化(复杂度分析)与实际应用(结合业务场景设计算法) 。
三、计分及排名规则
例如,A队和B队都通过了3道题,A队解决这3道题分别提交了1次、2次、3次(每次提交错误都罚时20分钟),解决时间分别为30分钟、40分钟、50分钟;B队解决这3道题分别提交了1次、1次、4次,解决时间分别为25分钟、45分钟、55分钟。则A队总用时为30+(1-1)×20+40+(2-1)×20+50+(3-1)×20=180分钟;B队总用时为25+(1-1)×20+45+(1-1)×20+55+(4-1)×20=185分钟,所以A队排名在B队之前。
四、其他注意事项
4.比赛组委会设立仲裁组,该仲裁组由承办单位专家、资深比赛裁判以及技术支持单位的技术专家组成。对于比赛中出现的争议,仲裁组的结论即为比赛的最终裁定结果。
2025年第六届CCF中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
全国测试开发大赛
竞赛说明
一、比赛组别和形式
本赛项以软件测试开发为核心,考察参赛选手在测试流程与理论、算法、Web 自动化测试及接口自动化测试方面的技术能力。参赛选手需要利用测试工具、测试框架与编程技术,设计并实现高效、可维护的自动化测试脚本。在算法、测试设计模式、数据驱动、测试方法及测试策略的实践过程中,深入理解自动化测试的本质,培养分析产品业务逻辑、制定测试策略、优化测试流程等综合能力,全面提升软件质量保障水平。
2、竞赛形式
大赛组委会在承办单位机房设置分赛场,安排选手在各机房参赛,并在各机房配置裁判(监考老师),以便老师统一监管参赛选手电脑使用情况。
二、竞赛平台及相关说明
赛前辅导:针对全国测试开发大赛,由霍格沃兹测试开发学社提供赛前辅导,包括编程语言、测试框架、Web自动化测试及接口自动化测试技术,参赛选手可在报名网站免费领取相关课程。
三、竞赛任务及规则
竞赛平台将于比赛当日公布比赛题目及赛制,参赛选手需根据比赛题目及赛制要求在给定时间内完成答题,并将答案提交至竞赛平台中。所有组别参赛选手采用相同的比赛内容及赛制进行比赛。
四、比赛内容、赛制及排名规则
并列处理:若出现最终总成绩完全一致的情况,则比较答案提交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名,提交早的胜出。
五、其他注意事项
4.比赛组委会设立仲裁组,该仲裁组由承办单位专家、资深比赛裁判以及技术支持单位的技术专家组成。对于比赛中出现的争议,仲裁组的结论即为比赛的最终裁定结果。
2025年第六届CCF中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
全国智能无人车大赛
竞赛说明
一、比赛组别和形式
本赛项以自动驾驶竞速为场景,依托前沿的人工智能强化学习算法,考察参赛选手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技术。参赛选手需要利用云计算资源,在云端建立并训练属于自己的无人车模型,并在设计策略、评估分析及迭代优化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本质,培养定位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1、参赛要求
其中,G3-G9年级组与G10-G12年级组为未成年选手,应由学校或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统称为“参赛单位”)负责报名,并由参赛单位指派1-2名指导教师。所有参赛选手均需提交真实姓名、有效证件号码、手机号及邮箱地址,未成年参赛选手可使用其合法监护人的手机号及邮箱地址作为联络信息。若参赛选手使用错误或不准确的信息报名,可能丧失后续参赛、申领证书及奖项的资格。未成年选手在参赛期间的监护管理由参赛单位指派的指导老师负责,赛事组委会不承担未成年人监护责任。如使用虚假信息或盗用他人信息报名,选手将被取消参赛资格,赛事组委会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竞赛形式
大赛组委会在承办单位机房设置分赛场,安排选手分批在各机房参赛,并在各机房配置裁判(监考老师),以便老师统一监管参赛选手电脑使用情况。
1、编程语言和界面
强化学习智能无人车训练过程中需要使用python语言撰写奖励函数,允许使用模块化编程和python代码编程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均可编写强化学习奖励策略并完成模型训练,选手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
2、任务要求
智能无人车由感知机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组成。感知机构实时采集路况,决策机构判断下一步应采取的行驶策略并传达给执行机构。参赛选手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训练无人车的决策能力,即强化学习模型,让无人车在赛道上实时自主决策,从而实现自动驾驶。
3、练习与竞赛场景说明
三、竞赛任务及规则
训练平台要求:需基于ROS、TensorFlow 框架搭建,系统架构在硬件配置 CPU(16核或以上)、显卡GPU (12GB 或以上)、运行内存(32GB 或以上),操作系统 Ubuntu 20.04 ~ 22.04。
2、竞赛任务
参赛选手提交的强化学习自动驾驶模型在比赛虚拟赛道中连续行驶3圈;
平台自动统计完圈时长并根据赛制计算最终成绩。
3、竞赛流程及规则
竞赛平台将于比赛当日公布比赛赛道及赛制,参赛选手需根据赛道及赛制要求在给定时间和算力资源的条件下训练或优化强化学习模型,并将模型提交至竞赛平台中。同一组别参赛选手采用相同的赛道赛制进行比赛,不同组别采用不同难度的赛道或赛制组合进行比赛。
四、比赛赛道、赛制及排名规则
并列处理:若出现最终总成绩完全一致的情况,则比较竞速任务的总出界次数,次数较少的参赛战队胜出。
五、其他注意事项
5.比赛组委会设立仲裁组,该仲裁组由承办单位专家、资深比赛裁判以及技术支持单位的技术专家组成。对于比赛中出现的争议,仲裁组的结论即为比赛的最终裁定结果。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