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首届CCF浙里院长论坛在温州举行:聚力人才培养,深探AI时代高校计算机学科发展新向
最新动态
首届CCF浙里院长论坛在温州举行:聚力人才培养,深探AI时代高校计算机学科发展新向
2025-03-0433



2025首届CCF浙里院长论坛于3月1日在温州大学举行。论坛以“人工智能时代高校计算机学科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致力于搭建交流平台,推动解决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与计算机学院发展的难题,共同为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寻新方向。




在人工智能带来的产业革命与机遇的浪潮下,高校计算机在学科发展方面如何应对,为此2025首届CCF浙里院长论坛于3月1日在温州大学举行。会议由CCF温州会员活动中心(以下简称:CCF温州)主席、温州大学教授陈慧灵主持。



此次论坛由CCF主办,CCF温州会员活动中心承办,浙江省内30余所高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相关学院的院长及学科带头人齐聚一堂。论坛以“人工智能时代高校计算机学科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致力于搭建交流平台,攻克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与计算机学院发展的难题,共同为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寻新方向,为时代需求与产业发展贡献高校智慧。


2025(首届)CCF浙里院长论坛将核心议题锁定在人才培养与计算机学科发展,论坛特别邀请高校、研究院、企业等多领域专家,针对人工智能时代下学科布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化产教融合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计算机专业学科发展和国家高精尖创新人才培养注入强大动力。


广州大学张文生教授探讨大模型和深层次人工智能在政策交叉学科中的应用,回顾互联网及相关技术发展,阐述其核心演变及在科研中的应用,为学科交叉创新提供思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董伟生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学院的专业布局和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系统阐释了学科建设的战略纵深,完整人工智能专业在“产学研用”生态链中的前沿探索与系统性建构。


浙江工商大学王勋教授提出,当前学科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平台资源、师资队伍和学生数量不足等问题,在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时要注重学科交叉创新,提升专业优势。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徐岗教授在分析人工智能专业发展路径时指出,要通过“智能+行业”双轮驱动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重视专业特色与团队重组,解析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情况。


浙江大学杨易教授详细介绍了浙大人工智能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开设情况。截至目前,浙江大学已联合24家顶尖人工智能教育单位建立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创新结构协作机制,出版理论系列26本、实验训练11本,并发布了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红皮书。杨易表示,未来浙江大学将继续做好本科通识教育,面向高中、初中甚至小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邀请具有AI操作和教学能力的师资,与多所学校、教育集团建立相关中心,培养不同层次人工智能人才。


浙江工业大学孔祥杰教授指出,阿里云借助“云计算+ AI”双轮驱动,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框架,强调云计算的战略地位,通过 “理论-实践-工具”全链条支持及师资协同机制,应对AI人才巨大缺口的挑战,如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聚焦“AI+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全方位合作计划推动AI教育从“通识普及”向“深度赋能”升级。


华通云数据李卫锋提及大模型优化手段及局限,介绍智能体作为新一代AI应用可解决大模型落地问题,并以浙大先生案例展示大模型应用服务平台助力智能体开发,能赋能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场景,促使教师角色从知识权威向领导者、协作者转变,为高校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在技术应用、实践能力、跨学科素养及教学模式变革等维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助力高校破解AI教育资源短缺与跨学科壁垒问题,加速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本次论坛以圆桌论坛的形式,就“新形势下计算机学科的未来”和“DeepSeek浪潮下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机遇与挑战”两个话题进行了探讨。



温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陈慧灵主持了“新形势下计算机学科的未来”的讨论,主要围绕新形势下计算机学科自身定位、课程体系革新、科研成果转化等三个方面展开。



温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黄辉主持了“DeepSeek浪潮下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机遇与挑战”讨论,各专家学者就DeepSeek给人才培养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进行了分享。


此次论坛为首次召集浙江省内高校计算机学院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的一次专题探讨,对促进浙江省内高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